“伯常,可放心在大理寺休息半年,待日后随时可启用,定还有大功等着你,”戏志才拱手而下,他见张韩依旧如此前一般,担心其实心中失落。

    毕竟以前能上朝,而今这官职连朝议都不能参加,要听他人日日传来消息了。

    “那是,”典韦傲然而笑,端起了酒觥道:“俺君侯之才能,怎可能被埋没,诸位不必担心。”

    “喝酒喝酒,这冬日权当休息了,哎呀,俺也戎马半生了,让俺也享受享受。”

    张韩看向典韦登时一笑,点头称赞道:“就是!接着奏乐接着舞!”

    ……

    建安三年冬,年关时节,各方医者因赈灾之功绩,得到丞相府招揽,设立各部太医署,入朝为官。

    自下而上俸禄比三百至八百石,曹操可谓将医者的地位在当世提高了一大截。

    引起了不少士人的非议,但也很快消散,因为当初士人之中出身的那些太医在朝堂上力主不治、驱赶以赈灾,给出的方案均是无法收治这几十万难民。

    最终这一份功绩是民间医者所得,辛苦劳累也均是他们,而今获得这份恩宠旁人也自是说不出什么长远的风凉话来。

    因为没有能立足的底气。

    是以,太医署顺理成章的设一千余人,分治各部官吏以及其家属之病痛,来往的人手越发的多了,导致一些原本向袁一党根本不敢再多接头行事。

    平日交谈也只是在朝会散后,曹操也因此暗中得到了更多的情报消息。

    年关过后,冀州那边再次传来了一些隐秘的情报,而曹操也下令派遣了使者去往冀州办事。

    张韩携情报到了丞相府,走上校场,便看到有人成队抱着吃食酒菜一路小跑。

    他拉过一个引路的内侍问道:“这是送去哪里?”

    “送,送左将军府邸,丞相说鹿肉鲜嫩,世间美味,与谯国佳酿一同送至左将军府,令奴婢领这些庖厨带火炉跑送去,不可待凉了。”

    左将军?

    哦,新任左将军刘玄德。

    张韩摆了摆手,暗暗咋舌道:“又搞这一出。”

    典韦楞道:“你为什么要说又?以前丞相也弄过这事?”

    张韩撇了撇嘴,道:“咱也进去要点,见面分一半嘛。”

    “这是收买人心的手段,估计是丞相还惦记着玄德公的二弟呢。”

    “行,”典韦瓮声点头,一听见这话就来兴趣。

    两人整理好了情绪,丧着个脸缓缓走进正堂,刚进去曹操就招手,同时说道:“伯常来得正好,那神医华佗当真有起死回生的医术?为何我感觉是个骗子呢?”

    “他说我的头风用药只能抑制,若要根除唯有开颅。”

    张韩呆了一下,忙问道:“那,主公怎么回答的?”

    “把他轰出去了,”曹操敲打着案牍,一脸的烦躁,“他在徐州赈灾立下大功,又是允诚费尽心机才求其留下任职。”

    “我不能责罚,但却心中不忿。”

    关键的是,现在的我乃是仁义忠君之臣,德高望重深受倚重的丞相,当然不能随意苛责责罚。

    张韩脸色一板,顿时拱手道:“请丞相立刻送金银布帛,去与华佗先生致歉。”

    “华佗先生以麻沸散,开骨、开颅、开腹之法,救治过不少人,此医术惊世骇俗,当世少有人信,但却并非没有。”

    “而且,开颅的确风险极大,并无把握完全能成,丞相可与先生真诚而谈,不做开颅冒险,只是药物调养便是。”

    脑中有风涎,就是长了个瘤子吧,以他们的医术本领,用药物调养,曹操一样还有几十年。

    曹操思索了许久,沉声道:“他还说,若要保命长寿,则应该退隐山林,不再苦思国事,日夜颠倒。”

    “那,丞相觉得呢?”

    “不可,那样的日子,我如何过得惯,”曹操笑了起来,“戎马便已是舍半副身躯,区区头风,我受得住。”

    “呵呵,即便是哪一日走了,我也要看着大好河山,壮烈而走。”

    “好,丞相一生威风凛凛,此等豪情令小婿目眩神迷,”张韩拱手鞠躬。

    曹操深深地看了他几眼,叹了口气,向一旁的宿卫道:“从府中支三百金,五百匹布,以及一百婢女,予华佗先生,照顾其起居,另派百名勇丁,听候差遣,为我向先生致歉。”

    “唯。”

    宿卫走后,曹操平复了此前翻涌的情绪,平静的看向张韩,问道:“伯常此来,是有何要事?”

    张韩拱手道:“有些消息,应当立刻告知。”

    “在年关前,派遣到冀州境内的山贼,截获了一道哨骑消息,是发往关外的。”

    “袁绍在和关外诸侯同盟,拉拢与之结盟,不尊朝廷号令,待起事后,向许都方向用兵。”

    “关外诸侯如今以马腾、韩遂为主,两人已经罢兵结交,聚二十万众,骑兵上万,不可小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三天四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天四包并收藏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