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扬州均不是庸才,张韩能屡战屡胜,说明他也并非是简单人物。”

    “会不会是,他暗中撤走,实质上是为了迷惑我军,而后暗中行事,谋夺我境地?”

    郭图也脸色一变,暗暗道:“不能吧?”

    “这……主公此话从何说起啊?”

    “张韩诡计多端,许多知晓他行径之人,都曾给过我忠告,要小心其人暗中奔袭,”袁绍忽然激奋,背手来回走动,连脚步都变得急切了许多,“他有一支骑军,乃是倾尽心血打造,曾在颍川遭到伏杀,却以寡而击众,全灭所来的刺客。”

    “后在舒城、淮南,都有率骑军穿于战场之上,虚实之道也,他师出于曹孟德,肯定用兵也极为相似。”

    “呵呵,”袁绍轻笑了两声,“可是又岂能瞒得过我。”

    “立刻派高览、张郃,领精锐部曲,驻防黎阳,严加巡防附近山道。”

    “噢,”郭图恍然大悟,顿时拱手:“主公高见,在下才疏学浅,自觉不如。”

    “忽而想起,去年曹军取扬州之时,便是在冬日行军,天寒地冻之下秘密披白衣行走数百里,死伤无数……却在第二年开春之时,神兵天降出现在扬州境内,堪称前无古人之略!”

    “不错,”袁绍目光慎重,他方才觉得心中不安,便是因为想起了此事,前车之鉴后车之师,不能留有此等隐患。

    即便张韩真的已经被召回到许都,却也不必省这些军资,否则此隐患极易酿成大祸。

    不到半个时辰,邺城军营驻扎的张郃、高览军立即出动,奔赴进驻黎阳,以重兵把守,沿途看守附近的山道关隘,防止张韩奔袭。

    不过一连十日,都没有任何消息,在黎阳附近的边境,几乎是风平浪静,除却难民依旧很多,治安难平之外,并无敌人之身影。

    也不见张韩的甲骑,曹操的白袍隐兵,看来他不会用同一种计策来对付冀州。

    邺城。

    “还没有消息?”袁绍放下了手中的军报,看向送来情报的许攸,满脸的疑惑。

    “难道,张韩是真的已经被叫回去了?”

    “或许便是,”许攸点点头,恭敬不已的拱手道:“主公的担忧,极有道理,或许张韩也听闻了我大军驻守,已经撤回了境内。”

    “说得也是,那,那……”袁绍自己都不自信了,他本来以为稳稳猜中的,张韩莫名遭到了这等构陷,应当会愤怒。

    可这张韩,竟然忍气吞声的回去了,倒是有几分气量。

    “哼,”袁绍轻蔑了笑了一声,“让他躲过一劫,本有重兵以待,却让这小子畏首畏尾的逃了。”

    “嗯,让张郃、高览撤回来吧,如此倒是也不必将关隘把守得如此严密,”袁绍微笑着说道。

    “让百姓商贾自由通行吧,毕竟我们与许都,与东郡,还未曾开战。”

    “唯……”许攸拱手而下,转身离去。

    至此,张韩被暗中撤离的消息,传遍了邺城上下,已成为了一段风评,清河士族大多不耻于此人。

    袁绍也隐隐有看轻之意,不少人均认为张韩不值得多虑,他只是曹操扶起来的一员年轻谋士罢了。

    或许日后能成大器,但这黄河南北的霸主之争,或许他还不能成为真正顶在最前线的顶级谋臣。

    不过,一年轻人耳。

    ……

    又三日过去,张韩的黑袍骑出现在了东郡,由北向南而行,沿途没有停留,直接回到了许都。

    到许都,风评却是截然不同,有相熟之人在城外来迎接,带他直奔丞相府。

    曹操已十四日没有收到张韩的回信和消息,而这半月间,整个河内的赈灾也已井井有条,张仲景不愧为当世名医,救治百姓无数,将原本传开的疫病控制在小范围之内。

    喜讯早已经传到了许都,曹操并不担心河内的状况。

    “岳父。”

    张韩人还未到,称呼先进了大堂,曹操马上和旁边的戏志才、郭嘉轻声道:“这是有事求我。”

    “嗯。”

    两人都赞同的点点头。

    张韩的“称呼”能说明太多事,如果立功了会很嚣张的一口一个“主公”,而力有未逮的时候,就会有求于人,这时候语气就可好了。

    满脸堆笑,一口一个“岳父”,若不是有这层关系,估计他得是欢天喜地的叫一声“义父”。

    不多时,张韩出现在了众人的视野之中,倒是满面红光,看起来并无大碍。

    “怎么,我们张侯这段时间跑哪里去了,又立了什么功绩啊。”

    “那倒是没有,只不过将四百名死士,从东郡放进了魏郡。”

    “此时,应当有人混入流民之中,随着大流返回邺城。”

    张韩面带微笑,顺势自顾自的坐到了曹操面前的蒲团上,一只手搭在案上,道:“邺城固然会查明身份,但流民过多,他们查不了全部,待来年开春之后,魏郡就会有更多的山贼、流寇,聚于行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三天四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天四包并收藏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