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陛下,臣等均是仗义执言,秉忠进意,绝不是恶意中伤!”

    这一下,瞬间跪伏了十几名官吏,看得刘协顿时傻眼,愣了愣后心里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竟有,竟有这么多人……

    方才嘈杂,任谁都在义愤填膺,故而没听清楚,而更之前则是在以冀州送来的奏表,分析张韩之家资。

    那时候更是人多嘴杂,可谓是一句话把心中有鬼者全数吓跪在了地上。

    曹操指了指在中间的一人,“我记得,这位光禄勋的侍郎也说了吧?”

    “还有,那位许校尉。”

    “堂上文武,官籍不在我丞相府中者,恐怕都有要开罪伯常之意。”

    曹操虽是笑着说的,但一股威严冰冷之感却在大殿之上蔓延,这些官员无不是瑟瑟发抖,向曹操求饶。

    在人群中的刘备左右看了几眼,心情颇为复杂。

    他本是负责在豫州赈灾,但声名与功效远不及张韩,甚至鼎鼎有名的医者张仲景,也追随去了河内。

    张韩的人望,不可小觑。

    但,方才听闻张韩贪墨数年,积攒家资无数,这时又全用来赈灾的时候,心里平衡了一点,毕竟自己从不会干贪墨之事。

    可现在,又深深有挫败感,他不是贪墨,能攒这么多家资完全是其本事与功绩。

    增产肉糜十倍之余,这在当年盛世时也是惠及百年的大功,因为百姓可纷纷效仿,传及乡里,日后只会更广。

    此刻又觉得,这样的人居然还要在大殿上被人诟病中伤。

    朝堂,或许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青年、壮年时期的刘备,以为为万世开太平就是在朝堂献计献策,惠及天下。

    历经多年寻师访友,问道无门之后,却也见到了汉室最为危机之时,甚至亲历了董贼祸乱的时光。

    刘备本以为乱世降临,大汉难以扶正,没想到曹操又扶了一把,将岌岌可危的大汉救了回来。

    而现在,仅存的希望也快要破灭了,朝堂之上依旧还是你争我夺的党政。

    “这不是我要的朝堂。”

    刘备黯然感慨,此刻,许多人被抓捕押送去大理寺,大殿的朝议却未曾散去,刘协命任何人不得离开长乐殿。

    孟德兄啊,你对他们难道还没有失望吗?

    刘备悄然看向了曹操,眼神里颇有些许失落和不解,也有些莫名的烦躁。

    而曹操此刻则是依旧风轻云淡的坐于高位之上,等最后一人被羽林卫拉出了大殿,才转头向刘协朗声道:“陛下,若是大理寺查出不少私通冀州,与袁绍谋逆的证据。”

    “还望,陛下从轻处置。”

    “为何!?”刘协奇怪的看向了曹操,其实不光是他,连同刘备在内的大部分汉籍官吏,都用一种惊讶的目光看向曹操。

    曹操咂了咂嘴巴,笑道:“袁氏之威名,天下皆知,名门之中,唯有他袁氏,已做到了结交权贵名流、培植党羽,门生故吏遍及天下诸郡。”

    “至于同名的杨氏,不善结交之道,本族清高,故而无诸侯雄主之姿,可辅国为臣。”

    “如此,面对袁氏连微臣也不敢言胜,可却也不会与之同流合污。”

    “微臣家中祖父,乃是先帝大长秋,内侍多年历经三代,乃至可算四代帝王,恩高义厚,不敢忘却,”曹操胸膛一挺,却是风轻云淡的感慨道:“为何明知难敌,却还要战?”

    “只因,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这一番话,轻描淡写,却重重地扣在了所有人的心头,很多人都仿佛遭了当头一棒。

    刘备更是惊呆当场,鼻头竟也酸楚,好一句……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他呆呆的看着曹操的影子,看着他所在的位置,还有与汉帝说话时候那柔和真诚、无惧无畏的大国士之风。

    竟,满眼都是志向中的自己……壮哉曹公……

    长乐殿上,逐渐安静了下来,刘协不愿打扰,只看着曹操微笑的侧脸,觉得无比的慈祥和安宁。

    曹操笑道:“故此,臣尚且不能自保,又何况是这满朝公卿,书信往来乃是人之常情。”

    “助袁损曹,也是向利而已,不过伯常向来以德报怨,才能有这般人脉通达,令人倾心结交,即便是他在此,也不想看到朝堂尸横遍野,更重要的是——”

    曹操说到这转头来看向刘协,咧嘴露出一个灿烂亲和的笑容,“他不想陛下变成手染鲜血的君主,应以德信宽仁为主。”

    刘协身子一震,默然点头。

    堂上陷入了长足的安静沉默之中,但不少人都将目光时不时地投向曹操,眼神各有不同。

    有的人是感激,有的是崇拜。

    荀彧居于前列,则是意外之中夹杂着怀疑,他现在已经分不清曹操的心思了……

    这,是真的治世能臣之道,是真正堪称无双名相的言说和品行。

    劝诫帝王仁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三天四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天四包并收藏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