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翘楚。”

    “有你安定朝堂,方才真正稳固,”曹操这话,是由衷而言,却让杨彪觉得很是离奇,寻常两人的话并不多,关系更加谈不上友人。

    就只是同朝为官而已,而杨彪最近很是懂得明哲保身,他自看清局势之后,就从来不去招惹曹操,恪守本分,每日完成份内之事。

    怎么今日曹操忽然同行也就算了,还与他聊起这种话。

    这至少得是同僚之中相互钦佩,或者彼此出生入死结盟许多年,方才能信得过的交心之语吗?

    杨彪几不可察的摇了摇头,微笑道:“司空此话言重了,我在朝堂之上,只敢保证尽忠职守,尽我绵薄之力,不失本职之责。”

    都是朝堂上的老人了,这些话完全能说得滴水不漏,他虽说觉得奇怪,但不会给曹操捉住话柄的机会。

    杨彪面容不算慈祥,脸型扁平,不怒自威,肤色略黑,是以时常看来都显得极为有威严。

    即便是面对曹操时,外人看来两人面部的气势也是平分秋色。

    “唔,”曹操嘴角一瞥,道:“我此前听闻,弘农杨氏和袁氏速来通婚,本是常事,但最近校事送上来一份陈情,明说伱杨彪的妻子,是袁术、袁绍宗族之妹。”

    杨彪的脚步顿时停了下来,冷然看着曹操的侧脸,继而是背影,而后是回头来轻松笑意的面庞。

    “太尉?”曹操轻唤了一声。

    杨彪立刻拱手,道:“虽有袁氏姻亲,但未曾互通往来,司空不可轻信谗言,还是应该明察秋毫。”

    “哎,”曹操拉了他一把,继续向前走着,“我岂是这种在栽赃诬陷之人?我听闻了这层关系之后,便告知戏忠,杨氏始于裂尸五侯,起于汉初之大功。”

    所谓裂尸五侯,便是当年在乌江边抢夺了项羽尸身的五位功臣,得分五侯而封,是为典故。

    “而杨氏,后出了关西孔子、四知先生这样的人物,清誉百年,虽争大势,但不屑弄阴谋。”

    “否则,为何同为东京名族,袁氏兄弟在外为诸侯起事,而你杨彪依旧对陛下不离不弃?”

    “只因你们弘农杨氏,结交清儒,不沾豪右。”

    “对否?”

    曹操如此了解,而且肯信他们的风骨,已经很给杨彪面子了。

    杨彪面色一松,顿时展露些许笑意,他们杨家的确只和大儒往来,自有骨气,不会去轻易结交豪族、商贾,以辱没自家门庭。

    有的人骂其迂腐,有人赞其清誉,其实值不值得,都是他们自己的坚持。

    坚守得住就自然是历史画卷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坚守不住便是笑话罢了。

    杨彪长舒了一口气,看向曹操,既然心中疑惑,不如此时问个清楚:“司空,还请明言,方才提及这些,所为何事?”

    (本章完)

章节目录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三天四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天四包并收藏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