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大多时候蒙在鼓里好多了。

    又过了半个时辰,新任司徒赵温又来请,张韩出去见了一面,但很快又回到了正堂,并将他们请去偏厅。

    两人自然不去,因为偏听待客,要么不好见人,要么是关系极好,要么……便是来了不久立刻就走,他们两人都不占。

    去了偏厅,就得喝点茶马上走,张韩估计来都不会来。

    “这张侯,如今是在叫委屈吧?”

    “看不出来么,董承、伏完贬谪,人家根本就不在意,真正的委屈处是大理寺还真设了堂,让张韩去过。”

    “这校事府,啧……”

    “等吧,不知道张侯要等谁来,不如,你我进去断喝一声,醍醐灌顶,以正言喝之,或可唤回张侯来。”

    “不去,”赵温中等身材,身穿锦袍,普通中年人模样,和善的微笑着,“要去伱去,我是不去。”

    “我听说张君侯,曾斗败张辽,也合力与典韦擒过吕布,在宛城也是亲身与司空一同进城,张绣对他恨之入骨,咬牙切齿。”

    “而且,张绣甚至为了他,日夜苦练武艺,严于律己,从不铺张浪费,一改年少时骄狂、大手大脚的脾性。”

    “只为了追上张韩的武艺,再战一次,斗败张君侯,足以见得张伯常勇猛过人。”

    刘艾四十余岁,胡须一抖,站定了身子,摇了摇头,“那我也不去,算了……”

    还断喝,迎头义正言辞而说,估计喝声一出来,就得挨一顿打。

    “现在倒好,成他家护院了,回去也不好复命。”

    赵温听完笑了笑,道:“等等吧,君侯应该也是在等别人。”

    ……

    一直到晚上,侍中与司徒,在张韩的府邸蹭了一顿饭,带着一众小黄门饱食一餐。

    张韩依旧没有松口,出来进去遇到时,脸色十分决绝。

    只说现在乃是一介白丁布衣,不值得两位上官这般等待。

    “在下如今,只想要在家学文作诗,练习书法。”

    张韩如是说道。

    而后刘艾、赵温才想起来张韩的诗才,据说在他家中围炉时出产的诗句,大多都是流传甚广,令人津津乐道。

    张韩晚上喝了些酒,诗兴大发,当着二官的面,直入书房,取出上好的雒阳纸,笔走龙蛇豪情挥墨。

    看得二人更是惊奇期待,反倒是没了给张韩授官的想法,倒是想先行那一份他的墨宝。

    这大理寺的结果刚出,今夜估计能传遍京都,而张韩现在正是还在性情之中,挥墨倒也是正常之事。

    片刻之后,张韩一大幅字写了出来,出了门后朗声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这官,不做也罢!!”

    刘艾和赵温在偏厅待了一日了,吃了人家一顿美食美酒,没舍得走。

    今日果然听得了这么一句,豪言壮语。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哈哈哈!!”

    “这位君侯,颇有豪情啊!”

    末了,方才张韩写完的这一幅墨宝,直接被送出府邸去,张韩说随意扔了便是。

    一时间,消息传扬,人人想要,他们只听说过张韩的名声,知道他文武双全,样样精通。

    但从来都没有看到过张韩的书法,只听闻过他的诗句。

    没想到今夜反而能一睹其才!

    当然争相送信,抢着来看,要知道在大理寺门前,白日时候还候着这么多等着消息的士子,夜间刚降,夜色未深之时,自然依旧热闹。

    内城学子听得消息传来,几乎是炸锅一般的沸腾,都从家中、学府之内出来,呼朋唤友敢去传看。

    大有当年刻印熹平石经时,在外学子热闹若市,水泄不通的意思。

    “张伯常的书法墨宝!”

    “他写出来时,还吟了一句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何等豪迈!”

    “文武双全张伯常,此人有勇猛善战之能,也有狂傲世间的气节!”

    “好句!佳句!!道出我等怀才不遇之苦!”

    这一夜,听闻张君侯墨宝流出的消息,整个许都学子都疯狂追捧。

    看过那一幅书法的人,几乎纷纷在问:他写的是什么?!

    当夜居然没有一个人看懂。

    好像其中有一个字像是“天”,又有一个字为“下”,说明这诗句是“天下”什么……

    以至于,这幅字传到了女博士蔡琰的府邸,她差人去取来一观后,一整夜都没睡着觉,只觉得面红耳赤,气血上涌。

    钟繇得见,手抖到半夜,并且重新审视张韩,仔仔细细的将与他结识至今的所有印象全部推翻。

    ……

    第二日。

    司空府。

    曹操面皮抽搐的看着案几上的书法,与其说是书法,不如说是画。

    画的好像是蚯蚓,或是……蛇?而且笔力苍劲有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三天四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天四包并收藏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