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他和曹操应该还是水火不容的态势。

    毕竟曹操曾经和袁绍站在同盟战线上。

    “明白了,将军。”眭固抱拳而去,体会到了张杨的良苦用心。

    同时也深深为张杨的眼光谋略而感到赞叹,张杨暗中设下这些局,哪怕张韩能识破,但他手底下的人只要有一个进入了,就不能回头了。

    ……

    第二日,张韩昨夜不睡宅邸的事,传遍了野王。

    不少将士皆为感叹,董昭更是大为宣扬,为张韩讨取名声。

    同时也让张杨、眭固一干人等如坐针毡,头皮发麻。

    他手底下,一个人都没进院去碰!而且黎明时,就开始在军中传出了此事。

    这说明张韩不光是看破了他们的用心,甚至还直接反制一谋,将名声传扬开来。

    所有的话都没有挑明,却已经在暗潮汹涌之中,赢得了一局!

    这些事,把张杨气得愤怒不已,但是又不敢和张韩等人马上翻脸,更是不能驱赶他们离去。

    这些事只能当做张韩的一项事迹,为他的名声再增添一笔。

    算盘打得可真好,张伯常。

    又等待了几日后,野王所屯兵马,大多都知道了张韩此事,对其人品行和功绩颇为敬佩。

    于是不少人也都起了结交感谢之意,其中不乏董昭介绍拉拢之人。

    这一日来了一将,名叫杨丑。

    张韩一听就来了兴致,设下宴席叫上了典韦、高顺、曹昂来陪同,初见其人,张韩发现杨丑并不丑。

    不说相貌堂堂,却是勇武身姿,笑有豪气。

    董昭是陪同他一起来赴宴的人,期间和张韩介绍了当下杨丑的状况。

    他本是一早跟随张杨的部将,当年张杨兵败而远走河内时,他就已经在了。

    不过后来,黑山残部归顺,反而分去了张杨的宠信,逐渐疏远其军。

    这其中定有缘由。

    后董昭到来,与杨丑结交后,颇有照拂,算是熟稔。

    于是席间,把酒言欢,无话不谈,到后来,董昭还是率先说出了他的猜测。

    “君侯,实不相瞒,”董昭笑着靠近了张韩而坐,语气也放得轻了起来,“我在此地许久,且也熟悉袁绍的情报脉络,是以我怀疑眭固其实已经暗中得袁绍拉拢许诺,应当会投靠河北。”

    “哦?何出此言?”张韩颇为意外的看了他一眼。

    董昭笑了笑,又道:“眭固将兵马向雒阳东北靠拢,随时可由陆路进并州,又可由水路进冀州。”

    “而且,此前接连有使者暗中到河内来,眭固多次为袁绍说好话,再者,黑山、白波都有投降袁绍的旧部,所以。”

    “不错,好心思,”张韩毫不吝啬自己的夸赞,“那公仁觉得应该如何?”

    张韩这才明白钟繇那一夜的话,其实那天晚上回房之后,他和典韦都没睡,前半夜一直在拉着钟繇聊天。

    后半夜这是典韦的呼噜声让他们两人根本睡不着。

    钟繇又再一次赞叹了张韩高风亮节、洞察隐患的行为。

    到今日,张韩方才明白,原来他那一晚不睡,等同于拿到了和这些河内部将、谋臣一起攻略张杨的“入场券”,若反之,则会丧失此机会。

    董昭笑道:“是以,君侯看到的河内,兵精粮足,上下一心,其实都只是表面。”

    “现在已是一派想归于袁,另一派则是要归于汉廷,又有我等,愿意归附曹公。”

    “当然,归附天子与曹公,又暂且并不冲突,”董昭面色一凛,叹道:“关键就在于,大司马的心思,暂且无人能知晓。”

    张杨因当年叫属下背粮食去给刘协,所以有救主的功绩在,对刘协来说也是一桩恩情。

    所以得封了大司马,但当时汉廷的官位,在外诸侯都不怎么当回事,现在也只有河内诸文武会这么称呼了。

    董昭顿了一会儿,接着道:“但在我看来,他应该不愿归曹公,而愿降汉。”

    张韩直接笑了,低声向董昭道:“先生之前得张杨恩情,为何不报?”

    直到现在为止,张韩都没有说过任何一句要暗算张杨的话,他担心这些人是合伙来诈骗他感情的。

    省得傻乎乎的答应了,明天张杨就带人来围住他的营帐。

    董昭摇了摇头,无奈的叹道:“的确如此,在下又岂是无情无义之人,当年大司马的确有恩情,不过这一年来,我屡次进言,都未能得到采纳,我才明白是他优柔寡断,将信将疑。”

    “这样的主公,累及三军乃是迟早之事,我暗中进言不知多少次,但他总有不愿归曹的理由,是以非是一条道途之人。”

    董昭也很无奈,并且脸上的确有不少颓唐懊恼、神情失落的表情。

    张韩可以判断这并不是装出来的,董昭善于外联,这类人,看人一向很准。

    他现在决议离开张杨,那就说明早已对他失望透顶。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三天四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天四包并收藏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