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吐槽,但还是挺胸抱拳道:“陛下,他们劫走的皆是民脂民膏,绝不能放任离去。”

    “封侯拜将便不需了,今日我若不去,他朝想起必定夜夜难以入眠。”

    那得是多少钱呐!我回去犒军、抚恤、买宅买院全靠这些了!

    说不定能有钱让我的黑袍甲骑军备再上一个台阶!

    岂不快哉!?

    就算不能质变,也可以增添战马,收益绝对不可估计。

    我有实无名的义父这么多,要你个虚名何用!

    还一口一个爱卿……我又不是汉籍官吏,还不如叫我一声靓仔。

    刘协在马车上前倾,听闻张韩的话身体顿住,一时竟然不知该如何回答。

    他见到过不少对官位、爵位淡泊无感之人,都是高洁之士,但第一次见到张韩这样拒得十分干脆者。

    但他能拿出手的东西不多,也只有大汉朝廷历代留下的这些虚名了。

    若是此人全然无兴趣,还有什么可以赏赐给他呢?

    好一句民脂民膏,必要夺回来……如此年岁,有这般气势,他为何不是领兵作战的将军,而只是一位随军的军师……

    刘协竟然有些惋惜,非将军则无权,只是在军中被人器重。

    想来此人出身不好,或是白丁,没有自小长大的兄弟豪侠,又无名师引见四方名士。

    乃是民间豪士,山野贤者,又有报效家国之情,今日当随那位猛将典韦一战成名。

    可惜,自古武名易传天下,文名善留史书,因为天下人尚武,青史才更青睐于文。

    而要入青史,他只是一个主簿而已,那些都已经是身后名了,世人如何书写,无法料知。

    “既如此,爱卿能否快去快回……此路艰险,朕担心又有敌军来犯!”

    “好,遵命!”张韩十分快速的回答,而后拉转马头便走,典韦扫视了这满堂诸公,浑然无惧其眼神聚焦于他,但却也无意与他们报以好脸色。

    两人率军再次离去,天子大军则是继续向东而走。

    而安邑城附近,杨奉和郭汜依旧奋战不休。

    ……

    匈奴骑军共两三千骑,分散在河东再次劫掠,此前击溃李傕时,就已得到了大量的物资辎重。

    但他们几次商议之后,知晓现在大汉天子蒙难,朝廷混乱,整个汉朝处于随时灭亡的状态。

    于是一拍即合打算趁乱取利,便再次卷土重来,抓取奴隶、劫掠财物。

    河东一带本来富庶,几个家族林立的地界城池都无有多少兵马把守,应当是多日交战连连,已经把各地城池、关隘、翁城里的兵全都打空了。

    整个河东郡乱成了一锅粥。

    这就给了游骑劫掠的绝好时机,甚至只要率军游荡,每日必有收获。

    他们不会怜惜百姓的性命,基本上是见到就杀,杀完就会抢光财物,如有姿色不错的女子,或者康健壮硕的男丁,都会抓捕为奴,带回主军所在。

    鲜于真兵败后,其他的游骑就似百蜂归巢,先是四散而逃,然后又在十几里之外的主路上齐聚,一同再行。

    但他们所经之处,无论如何转换路途,高顺都没有跟丢,杀疯了的黑袍骑,每一个人都勇猛无畏。

    他们陷阵的时候连死都不怕,苦累自然也是无人提及。

    这是高顺当初组建这支陷阵骑兵时始终贯彻的灵魂。

    后又得张韩、典韦统率,更加奋勇当先,果敢善战。

    到得星夜降临时,张韩已经追上了高顺,此时战马疲惫,却不容休息,只能放缓速度追逐。

    前方游骑的马也同样疲惫,甚至还有十几匹马已经无力奔跑,缓缓停下来,或是倒在地上。

    张韩他们追上之后,会刻意的绕到那些掉队的匈奴兵身旁抬手砍掉首级。

    于是前方的骑兵更加不敢停下来,只能继续狂奔。

    不知过了多久,张韩看到了大批匈奴骑军,还有被堆成小山的金银、玉器,无数货物辎重囤积之处。

    还有好几驾马车!

    而且看马车的装饰和纹饰,应当出自世族的家底!

    这里有的数百骑,数量也并不是很多,张韩当即下令全部上弓箭。

    所有人拉开长弓,横向骑射,射倒一排骑兵,打乱他们的阵脚,而后再冲锋陷阵,几个来回厮杀之后,匈奴骑兵不能力敌弃货物而走。

    他们向来狡猾,能自塞外入大汉领地劫掠,又可存活至今,便是如游鱼一般滑溜,见风不顺立刻奔走,但也会留下探哨,若是敌人不备,立刻又会卷土重来。

    靠着游斗的战略,曾经几次逆转战局,高顺明白这些人肯定是先行撤退,等待其余劫掠的同伴聚集,再伺机而动。

    立刻将猜想告诉了张韩。

    “你说得很对!”张韩登时目光凝重,四顾看去,此刻月夜渐深,不可再深追,见好就收吧。

    “这里,应该是他们集结的地点,抄掠来的财物都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三天四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天四包并收藏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