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风貌过人。

    深得孙氏旧部拥戴,而且,前段时日孙策为他献上了当年联盟军讨董时,孙坚到雒阳之后所得之物。

    传国玉玺。

    而且是真的,玉玺上有缺。

    此传说已成典故,只有历代天子和掌玺之人见过,袁术却也因此得亲眼看见。

    故而,孙策对他都毫无保留,自己又为何要去猜忌呢?

    孙策甚至明言,敬奉玉玺,还当年父亲恩情,暗中将袁术视为明主。

    这话是何意!?不言自明,无需挑明了说,袁术就明白孙策这年轻人话里的意思。

    救命、收留之恩本来就已经重如山了,这些年又有主臣的情谊,能说出这种话并不意外。

    袁术很是受用,而他既然主动请缨去取江东,攻伐略地,收回其老家。

    “主公,可是要撤回西边的暗子,全力向江东扩张!?”阎象试探性的问道。

    袁术当即笑道:“阎君不必多问,各司其职耳,曹操取颍川,无非是为了向天子表功。”

    “让他去表便是了,长安混乱不堪,诸公皆出大族,他们不喜曹操,此时光景为权宜之计,让他得到了朝廷的功绩,又能怎么样呢?是给自己徒增烦恼罢了。”

    “我们要去取实地、实绩,务实不务虚。”

    说完,袁术直接拾级而上,进宽敞华丽的大堂找蜜水去了。

    我堂堂四十万兵马,坐拥江南大地,何须再向汉廷称臣!?

    阎象看着袁术的背影,暗暗有些猜测,但是却不好确定。

    他能确定的是,到今年来,主公已经对长安天子不再关注,也不曾跨地域送去朝贡。

    这一点,颇为奇怪……但曹操却还在力主接近汉廷,向东行军扩张,打通去往长安的道路。

    两位诸侯雄主,其理念似乎完全不同,背道而驰也。

    这个细微的变化,估计不少人也都已经察觉到了。

    ……

    四月,颍阴。

    “让陈氏、荀氏、钟氏之人,传言我扫平颍川之贼寇,以表彰功绩。”

    “联书送至钟繇处,让他为我请功,同时告知董公仁,可力主拉拢诸公,看谁肯向我。”

    “我既已有颍川、陈留两地,让他为我谋一个重修雒阳的差事。”

    “下诏,开长安数仓资以人丁,取材雒阳附近山林,准备修定之后迎天子东归。”

    曹操春风得意,下令开始向长安邀功,这些功绩传出去,应当会掀起轩然大波。

    郭嘉得令之后,前去告知颍川太守陈纪,而曹操则是问程昱道:“伯常呢?为何今日又不在?”

    程昱拱手而笑,道:“说是诸事皆定,去许县置办点田产、地产。”

    曹操顿时皱眉,满脸错愕:“许县?他去那里置办田产……”

    程昱笑着说道:“伯常说颍川地势通达,现在地、房都便宜,那些商贾、家族都也愿意出卖。去办点田产、地产,以后好迁居于此。”

    “呵,”曹操摇头苦笑,这个张伯常,日后大计可成,何患无财?

    程昱冷不丁的笑道:“恐怕是想把这次捞到的用出去。”

    “有可能,”曹操面色一板,笑容顿时凝固,“扣他三个月俸禄。”

    程昱也愣住了,连忙道:“主公,我就是随口一说,没有这个意思!”

    “无妨,他就是想出去玩,上次截杀忘记了?居然还敢擅离职守而去?”

    曹操眉头一皱,然后又舒展了开来。

    罢了,去就去吧,反正许县也是小地方。

    想到这,郭嘉传令回来,与程昱、陈群、荀攸一起,和曹操商议此后诸多大事。

    荀攸虽还没得征辟表官,但是荀彧力荐,曹操早已去拜会过了。

    等会还要更第一百章达整!

    然后凌晨再来一章,么么哒。

    (本章完)

章节目录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三天四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天四包并收藏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