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我们将要开创一个,远比周王朝更加强盛的时代。”

    “但功业上的超越,并不意味着就比他们伟大。”

    “因为我们有着先贤留下的基业,又有着几千年的经验可以借鉴。”

    “超越前朝,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超越不了,说明我们做的不合格……”

    “但对华夏文明来说,周王朝的贡献是无法复制的,更别提超越了。”

    “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从某个角度来说,也不过是在重走周王朝走过的路罢了。”

    “所以,我又怎么敢对‘明昭’不满,反而会觉得自己现在还配不上这个年号。”

    陈景恪非常欣慰:“咱们认识这么久,今天你是最让我意外的一次。”

    “我穿……出山至今,最正确的事情,就是培养出了你。”

    “希望你能永远保持这份清醒和谦虚。”

    朱雄英本来被自己一席话说的心潮澎湃。

    看看,看看……什么叫雄主明君的气魄。

    然而陈景恪一席话,却让他非常的无语,恨恨的道:

    “你……真会扫兴啊。”

    陈景恪大笑道:“哈哈……要说鼓励的话,也有。”

    “我觉得你不用妄自菲薄,周王室的功绩虽然伟大,但伟大又不是只有一种。”

    “我们可以在别的地方,做出同样前无古人后难有来者的伟大功业。”

    朱雄英高兴的道:“你知道前路怎么走了?”

    陈景恪笑道:“你糊涂了,我们不是已经在路上了吗。”

    朱雄英一愣,然后郑重的道:“是的,我们已经在路上了。”

    没有人知道前方是什么样子的,我们能做的就是砥砺前行。

    然后将一切交给历史去评价。

    最后回顾一生,能做到无愧于心就足够了。

    当年周公代掌天下制定礼法的时候,想必也是抱着这般的心态吧。

    之后朱雄英拿着这三个年号,象征性的去征求了老朱、马娘娘和朱标的意见。

    他们三个不约而同的将‘皇明’给划掉了。

    然后告诉朱雄英,剩下两个随你心意吧。

    朱雄英就将自己的选择告诉了他们。

    对此三人并不觉得意外,这小子可从来都不是墨守成规的人。

    他要是选明章,那才有问题。

    不过对明昭这个年号,以及朱雄英的志向,他们还是很满意的。

    基础已经打好,大明必将在他手上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

    如此才能对得起陈景恪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

    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晚上回到东宫,朱雄英就拿出这三个年号,非要让徐妙锦猜他选的是哪个:

    “你要是猜中了,今晚我服侍你。要是猜不中,今晚你服侍我。”

    徐妙锦:“……”

    不过她分析了一番之后,还是很确定的将明昭圈了出来。

    这让朱雄英非常开心,什么叫夫妻一心,这就是了。

    钦天监那边也很快给出了吉日,腊月二十一日,并且明确表示这是本月唯一的黄道吉日。

    于是,皇位更替就被确定在了这一天。

    朝野上下开始为此做准备。

    布置宫殿、邀请观礼人员名单、大赦天下之类的,这些事情就略过不提了。

    不过比起朱标继位那一次,是没法比的。

    这也正常。

    朱标登基那次光筹备都用了好久,有充足的时间策划布置,能多隆重就有多隆重。

    朱雄英这次,总共就只剩下九天时间,可谓是非常仓促了。

    这倒也符合朱雄英的意思:“没必要大操大办,太繁琐了累。”

    “下旨给各边军统帅和封疆大吏,上一封贺表就可以了,人不用来。”

    “严禁献贺礼,我不缺他们那点东西。”

    他这样表态,自然是皆大欢喜的。

    群臣更是非常赞赏,皇帝不喜奢华,这是好事啊。

    在此期间,也有一个小插曲。

    朱元璋给嫡长孙取了个正式的名字,朱文基。

    用朱元璋的话来说就是:“这个‘基’字咱可是留了好些年了,一直都没舍得给别的孩子用,就等着这小子呢。”

    为何?

    基有基业之意,就是希望这小子能继承守护大明基业。

    而且老朱为何要在这个节骨眼上,提前给嫡长孙取名字?

    这都是有深意的。

    朱雄英登基后,肯定要册封皇后皇太子的。

    皇太子人选总不能连个名字都没有吧?

    现在取名字,就是为了给后续册立做准备。

    但凡看明白这一点的,无不感叹这嫡长孙的地位,真的是稳如泰山啊。

    然后纷纷去徐家和陈家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见月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见月明并收藏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