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那些人的行为很不满,但他更想给孙子多加一道光环,于是就说道:

    “看在太子求情的份上,咱就不惩罚他们了。”

    “不过奖赏就算了,免得有沽名钓誉之辈依此求名。”

    此事就此揭过。

    群臣见他真能劝住老朱,就更感到高兴。

    心中期盼,太子早日掌权吧。

    陈景恪则暗自唏嘘,这些人啊。

    将来有他们哭的时候。

    不过他也能理解大家的想法,老朱的手段太恐怖了,两相对比可不就显得朱标和朱雄英仁慈吗。

    不过事情远没有结束,紧接着朱元璋下旨:

    “理学忤逆、无道,当罢黜之。”

    对于这一点,群臣早有心理准备,倒没有太大的反应。

    毕竟,经过之前的一连串打击,朝堂已经没有理学的代言人了。

    其他学派,自然不会为理学出头。

    还有一点就是,大家并不意外此举能成功。

    至少短期内很难罢黜理学。

    很简单,理学独显这么多年,哪个读书人没学过?

    是你说罢就能罢的了的?

    不过是你罢你的,大家学大家的。

    但紧接着,老朱的下一条命令却让群臣再也绷不住了。

    “从今日起,科举不得以理学思想答题,违逆者废除”

    马上有人站出来反对:“陛下,理学独显百余年早已深入人心,又岂是那么容易就能罢黜。”

    “若不准士子以理学思想答题,恐科举无法进行矣。”

    老朱竟然没有生气,而是恍然大悟,道:

    “你不说咱都忽略了这一点了,不让士子以理学答题,确实很难。”

    对于他的善纳谏言行为,群臣非但没觉得高兴,反而都升起不好的念头。

    老朱接下来的话,证明了他们的担心不是多余的:

    “那就暂停科举吧,啥时候士子们彻底摒弃了理学思想,啥时候再重启。”

    “啊?”群臣目瞪口呆。

    然后……

    “陛下,万万不可啊陛下。”

    然而根本就没有用。

    老朱当场发飙:“左也不行右也不行,你们当咱是好戏耍的是吗?”

    “咱金口玉言,岂能说改就改?”

    “就这么办了,暂停科举,谁反对就去承天门前跪着去吧,多你们一个也不多。”

    说完,他一甩衣袖,走了。

    群臣彻底哑火。

    去承天门前跪着?

    算了吧,现在还有一千多人天天在那跪着呢,都快成洛阳的一景了。

    每天都有无数百姓前来观看。

    最开始,百姓们被震撼到,是用仰慕的目光看待他们的。

    跪着的那些人,也觉得很光荣。

    慢慢的性质就变了,大家看他们就和看猴一样。

    现在愿意去那边跪的人,一天比一天少,估计再过几天就没人去了。

    况且,对于朝堂上的群臣来说,之前诛杀孔家的时候他们没有去跪,现在就更不可能去了。

    暂停科举的事情就此成为定局。

    消息传出后,士子们再次一片哀嚎。

    又有不少书生受不了打击,选择了自杀。

    对于这些人,老朱完全不屑一顾,朱雄英也没有对此发表任何看法。

    如果说,之前为孔家殉葬的那些人,还有可取之处的话。

    那这些因为不能科举而自杀的人,就可以说一无是处了,多评价一个字都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就在这哀嚎声中,有一批人却弹冠相庆。

    那就是被理学压制的其他学派。

    理学被罢黜,他们的机会岂不是来了?

    宣传学问,赶紧宣传,一定要抓住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以前宣传学问,最好的办法就是四处游学,广收弟子。

    然后游说高层。

    现在又多了一条途径,一条更加便捷有效的途径,那就是报纸。

    于是,和方孝孺拉关系的人就多了起来。

    每天都有无数陌生的‘故交’前来拜访,并送上厚礼。

    对此方孝孺哂笑不已,你们这些人纯属想多了。

    罢黜理学、暂停科举,这两条政策的公布,还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

    那就是,关注孔家之事的人少了很多。

    这两条政策,算是打到了当前文人的痛处。

    孔家固然重要,可已经成为定局,新政策却事关切身利益。

    和自己的利益比起来,孔家自然又算不得什么了。

    但对于朝廷来说,孔家之事并不算结束。

    一千多年的传承,孔子血脉早已开枝散叶,全国到处都有他的后裔。

    曲阜不过是朝廷认可的主脉而已。

    朱元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见月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见月明并收藏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