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家可是圣人之家,对他们的犯罪行为,太上皇依然要求秉公执法。

    反而是之前咄咄逼人,以道义自居的理学派官吏,拖拖拉拉到现在都没个结果。

    通过这件事情就可以证明。

    真正心怀天下的,是太上皇他老人家。

    理学和理学官吏,不过是伪君子罢了。

    这篇文章一出,那可真的是啪啪打脸。

    很多官吏受不了这委屈,要求太上皇严惩方孝孺。

    然后,他们自己就被严惩了。

    反倒是刘敩、赵叔才这些理学领袖,全都选择了三缄其口。

    如果说影响力最大的,还要属最后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讲的是,有很多儒生无视孔家的恶行,竟然不顾朝廷禁令前往曲阜试图营救罪犯。

    这就是你们所谓的道义?

    你们到底是在追求道义,还是在追求权力?

    在民间,这篇文章坐实了理学派伪君子的标签。

    原本很多迟疑的人,也终于认同了这个道理。

    有人或许会说了,这就相信了?也太无脑了吧。

    然而这才是符合传播学规则的。

    传播学最大的规则是什么?

    两个词概括,简单、肯定。

    简单就是,传播的东西必须简单易懂。

    肯定就是,话语不能模棱两可,必须铁口直断,事情就是这样的如何如何。

    越是这样的话,传播的就越快,范围就越广。

    辟谣的话为何没人听?

    因为太复杂了,不利于传播。

    现在也是类似的道理,理学肯定有其长处,理学派好人也非常多。

    可你要是给百姓解释这个道理,他们听不听得懂且不说,主要是不爱听。

    他们更喜欢听简单、肯定的。

    理学派就是坏,因为他们包庇孔家。

    总之就是,老朱他们布了这么久的大局,在这一刻终于成了。

    理学开始被民间质疑否定。

    这篇文章还造成了一个后果。

    那就是很多读书人看到这篇文章,突然发现原来还能这么干。

    于是也加入了保卫圣人之后的行列。

    有些人是真的出于心中道义,去保护孔子后人的。

    更多人则是为了求名。

    这么大的事件,要是参与一下,那就是一辈子的资历啊。

    至于危险……富贵险中求吗。

    更何况,这么多人过去,难道太上皇还能都杀了不成?

    于是,前前后后有一万余人前往曲阜,保卫所谓的圣裔。

    在老朱的步步紧逼之下,刘敩等人也知道不能再拖了,于是给出了一份审讯结果。

    然后老朱当场发飙,拿出锦衣卫收集的证据,询问为何少了足足六成的恶行。

    刘敩等人给出了两个理由。

    其一锦衣卫多有夸大之言;其二负责审讯的官吏多有包庇,他们也被骗了。

    老朱被气笑了:“寡廉鲜耻至极,咱真是瞎了眼,竟被你们这些无耻之辈混入朝堂。”

    “陈瑛,你来告诉群臣,到底发生了什么。”

    因为之前逼宫的‘功劳’,陈瑛在理学派的保举下恢复了官职,有资格上朝了。

    刘敩等人的脸色顿时就变了。

    陈瑛?他背叛了?

    尤其是左川,更是不敢置信的看着站出来的陈瑛。

    自己如此器重的后辈,竟然背叛了?

    但现在说什么都已经晚了,必须要想办法应对。

    陈瑛可是全程参与了他们所有的重大决议。

    于是,赵叔才出声说道:“陈御史,很多事情你可也是参与者,这条船翻了,你也难逃一死。”

    能当场说出这句话,可见他是真的慌了。

    陈瑛讥笑道:“赵学士何出此言?”

    “下官心中从始至终只有一艘船,一杆旗帜,那就是太上皇。”

    闻听此言,反应快的已经有所猜测。

    这人,是太上皇安插进来的?

    一旦产生这个想法,那陈瑛之前种种奇怪行为,都有了解释。

    而且,这也符合太上皇的做事风格。

    毕竟是能创造出锦衣卫的人。

    在理学内部安插一枚钉子,是很正常的。

    而且大家有理由怀疑,钉子不只是陈瑛一个。

    这让一众理学官吏,心中更加惶恐,总感觉身边谁都是可疑的。

    接着,陈瑛就将这些人的算计全都说了出来。

    就是断尾求生。

    孔家出几个背黑锅的,罪名能隐藏的就隐去,隐藏不了的就推到背锅侠身上。

    至于理学派官吏……

    让太上皇自己看着办吧,他处置谁谁就去死,不要攀咬他人。

    剩下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见月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见月明并收藏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