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现在不同了,三百六十度无死角转圈。

    “陛下。”内阁的一帮大臣入内,请安问候以后,就说起了最近的大事,主要还是军费议案的事情。

    “我们和两院议会初步沟通过,他们同意这份军费议案,现在报请陛下批阅,如陛下同意,我们则报请议会全体投票。”

    “这么多”裕仁听了60亿这个数字就皱眉,一天的美好心情,真的就是从见这帮老家伙开始消失。

    “国内现在情况很不好,你们不是不知道,就不能在没有必要的地方砍掉一点?全国财政才多少钱?220亿,你们一口气要抽走这么多,国家怎么办?”

    “一部分通过发行国债向民间筹集。”

    “陛下,这是必须的。”

    军部和大藏省到现在已经统一意见,战争是必须推行下去,别无他法。

    裕仁其实也是既要又要还要结构,既想赢,又不想花钱,最好还能赚点钱。

    但现在只顾着花钱了,想起来就难受。

    结果不会改变,裕仁捏着鼻子就认了这件事。

    “国家现在都被军部绑架了!”

    “军部这帮人花钱是真不知道省着点!”

    “军部那帮蠢货,要不是非要打武汉,怎么会让国家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

    人一走,裕仁当着周清和的面就开始骂骂咧咧。

    这倒省了周清和主动挑事的步骤,顺杆往上爬就行。

    裕仁生气还不忘坚持运动,毕竟这是他现在最感安慰的事情。

    周清和边指挥边说,“陛下,开源节流,我觉得军部那边军费要是一直超支的话,还是得想办法赚点钱才行。”

    “怎么赚?”裕仁一斜眼,赚钱谁都知道,可问题现在就是没处赚。

    “您有看过前两天的报纸么?就是满洲细菌部队的事情。”

    “知道,怎么了?那不是你的责任,这本来就在的,关东军的人没做好保密工作,跟你没关系的,你叮嘱他们做好保密工作就行了。”

    裕仁还以为藤田和清是怕担责,所以主动对这爱臣宽慰了句。

    “当时这件事给了我点启发,细菌部队的事在国际媒体上发酵,导致我们日本的风评不好,虽然他们抓不到什么证据,但口碑这种东西本就不需要证据。

    我就在想,这支细菌部队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他有没有存在的必要?”

    “不应该存在么?”裕仁问道。

    “应该存在,研究细菌绝对是好事,但是我觉得这支部队的方向错了。”周清和对着床上一扬手,“陛下您坐下,我跟伱说。”

    周清和拿出诊疗本,就在上面画起图来。

    “您看,这是这支细菌部队,主要工作是研究细菌作用于人体的一些伤害和一点点的治疗方案。

    它花了钱,给我们带来了很不好的名声,效果呢?从战报作用看,只能说很一般。

    我比方说两件事,在上海的时候我就见过这支细菌部队的作用,您应该有印象,当时上海派遣军中出了霍乱,让我们的人损失惨重,实际上就是他们的问题。”

    裕仁点头,这件事当时引起的轰动很大,也算是第一次细菌部队被人曝光在国际面前。

    “上海之战,证明了这帮人,不止没用,而且给我们自己带来了伤害,原因呢?细菌不可控,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甚至可能反过来,伤敌八百自损一千,上海就是这样的例子。”

    “嗯。”

    “然后第二个例子,我们在蒙古对苏之战。

    我看军医局的战报,当时关东军上去的时候,这支部队的毒气弹细菌弹也上去了,结果您看到了,他们的存在感非常弱,也许造成了一些伤亡,但是对战局结果只能说是毫无影响。

    这就是正面战场打不赢的,想靠他们取胜,不可能。”

    裕仁微微点头,看周清和的画纸眉头微皱。

    周清和继续说道:“那么反过来,也就是我说的赚钱,细菌有两面,一面是伤害,一面是消除。

    满洲发生肺结核,这帮人束手无策。

    如果说这帮人研究的方向是治疗,而不是伤害呢?

    陛下,这就是我要跟你说的赚钱的重点。”

    “在国际关系上,从第二次上海事变开始,我们国家就在国际上被别的国家事实上孤立,被一些国家事实上制裁,国际关系不好,像这种事情,名声也不好。

    而随着战事的推进到今天,外汇耗尽,军费一直扩充,我们更加没有钱,国内目前似乎只有随着军部一路打下去,这一条路可以选。

    但我觉得不然。

    我们应该产业升级,再造一条路出来。”

    “产业升级?”转折太快,裕仁都有些听懵了。

    “是的。”周清和点头:“目前我们国内的困境是,身为一个工业化大国,却没有原材料,以至于国内经济升无可升,陷入瓶颈期,这才引发了国内局势的动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外科医生的谍战生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小黄鱼一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黄鱼一根并收藏外科医生的谍战生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