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小富即安(1/2)
“洞三,再检查一下油表。”
“是!”
两辆串联起来的拖车已经缓缓将腾云号空天飞机拖到了跑道起点,机舱内的四名宇航员正在快速地进行着飞行前检查。
“腾云”工程最开始只是空天飞机的代号,航天局早在两年前开始就在酝酿其他的新一代航天器,按照原世界线将会在明年总结成“五云一车”。
“飞云““快云““行云”“虹云”“腾云”“飞车”,前四个含了长航时无人机、飞艇、卫星在内的近地轨道信息网络。
后面两个则是新一代运输工具,“腾云
”是空天飞机;“飞车”是时速4000公里的超音速飞行列车,将使用电磁加速以及真空管道技术,作为质量投射器的前置预研项目。
现在“腾云”已经被三院和新远联合承接下来变为现实,“飞车”还在等待电磁技术的前景彻底确定下来,但今年也差不多了。
腾云工程验证机制造完毕,马上就到了命名环节,经过商议后将前六架命名为001号“腾云”、002号“瑞云”、003号“流云”、004号“逸云”,005号“飘云”,006号“破云”;
其中“腾云”和“瑞云”分别交付给航天局和新远公司,3号到6号机将交付军队。
下一架制造的是003号“流云”,采用军民交替制造交付的方式,前面三架中先保障航发委的两架。
“流云”的部分零件已经开始生产,而第一批最后制造的“瑞云”基地将会自己进行优化,并且将更多的关键零件采用自产,速度更快质量也更可靠。
不过虽然腾云号交付对象是航天局,但实际上却担任了首架飞机的众多测试和验证任务,三方都会密切参与进来。
就比如驾驶001号机的四名飞行员配置就说明了这一点:指令长兼机长是军方培养的现役飞行员,副机长是基地的宇航员,另外两名飞行工程师分别来自于航天局和军队。
那两名来自军队的机长和飞行工程师都是在去年腾云工程正式确立为空天飞机后,军队内部就开始争论驾驶员的问题。
这就和阿美与露西亚纷纷成立空天军一样,并不只是简单改个名字,更是代表了未来的主力军种和发展方向。
一旦四架军队的空天飞机交付,国内也必然需要讨论新军种的问题,现在的意见主要有三派:单独成立太空军、空军改组太空军、以及小众的海军改组太空军。
前两种不用说,最后一种的支持者大部分都是《三体》的粉丝,纷纷赞同“太空战更类似于海战”的观点,而且虽然现在的太空战还没有战舰只有空天飞机,但海军也有航空兵啊!
单论组成,海军有航空兵,有陆战队,有战舰,海陆空三全,怎么看怎么像太空军。
这一观点立刻遭到了空军的猛烈驳斥,一时间三种意见并存定不下来,最后上面决定先和稀泥:
去年就由海军航空兵和空军各自选拔12名精英飞行员,到航天局和新远公司了解学习空天飞机驾驶。
指令长常立海之前就是某海航旅上校,虽然年龄略大但身体素质和心里素质都极其强悍,硬是在训练中压过了空军第一,成为了这24名受训学员中最优秀的一个,夺到了指令长的位置。
现在他正指挥着输给自己的飞行工程师汪言检查油表——准确的说是燃料表,以及燃料管路和发动机是否正常。
空天飞机的设计难度可不是把航天飞机和普通飞机揉在一起就行,首先燃料就是难点:
和直上直下的火箭和航天飞机不一样,空天飞机起飞时有一个逐渐爬升以及姿态转换的过程,这就会导致其存储的燃料在油箱里晃来晃去。
普通的航空燃料还好,但液氧甲烷低温燃料组合就不行,低温液态燃料在罐体里的位置突然变化会导致局部压力瞬间突破阈值,使得燃料罐承受不住压力爆炸。
火箭发射时大角度倾斜几乎百分百爆炸就是这个原因,星舰也因此炸过,最后这个问题还是依靠基地的零蒸发贮罐技术改进后解决的,其革命性不言而喻。
还有就是其10台发动机的设计,虽然对于火箭来说还能接受,但放在飞机上就绝对值得让人去怀疑可靠度,更何况为了减重和增强性能这10台发动机还做了管道联通,除了基地外其他参与方都有点担心会发生故障。
空天飞机可没有弹射逃生系统,跳伞也几乎不可能,所以起飞前一定要检查清楚。
而在地面上,挤在一起等待首飞的人们也在激烈地讨论着。
得到消息匆匆飞过来的大佬看着拖车撤走后独自停在原地的空天飞机,向曾红韦发出了自己的疑问:
“地面的辅助车辆呢?怎么就光秃秃的一架飞机?”
按照他的理解,这样一架空天飞机起飞前的准备工作一定非常复杂,光是能想到的就有很多种,然而现场就只有一架飞机在那里自己进行检查。
曾红韦:“这得多亏了腾云的零蒸发存储技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是!”
两辆串联起来的拖车已经缓缓将腾云号空天飞机拖到了跑道起点,机舱内的四名宇航员正在快速地进行着飞行前检查。
“腾云”工程最开始只是空天飞机的代号,航天局早在两年前开始就在酝酿其他的新一代航天器,按照原世界线将会在明年总结成“五云一车”。
“飞云““快云““行云”“虹云”“腾云”“飞车”,前四个含了长航时无人机、飞艇、卫星在内的近地轨道信息网络。
后面两个则是新一代运输工具,“腾云
”是空天飞机;“飞车”是时速4000公里的超音速飞行列车,将使用电磁加速以及真空管道技术,作为质量投射器的前置预研项目。
现在“腾云”已经被三院和新远联合承接下来变为现实,“飞车”还在等待电磁技术的前景彻底确定下来,但今年也差不多了。
腾云工程验证机制造完毕,马上就到了命名环节,经过商议后将前六架命名为001号“腾云”、002号“瑞云”、003号“流云”、004号“逸云”,005号“飘云”,006号“破云”;
其中“腾云”和“瑞云”分别交付给航天局和新远公司,3号到6号机将交付军队。
下一架制造的是003号“流云”,采用军民交替制造交付的方式,前面三架中先保障航发委的两架。
“流云”的部分零件已经开始生产,而第一批最后制造的“瑞云”基地将会自己进行优化,并且将更多的关键零件采用自产,速度更快质量也更可靠。
不过虽然腾云号交付对象是航天局,但实际上却担任了首架飞机的众多测试和验证任务,三方都会密切参与进来。
就比如驾驶001号机的四名飞行员配置就说明了这一点:指令长兼机长是军方培养的现役飞行员,副机长是基地的宇航员,另外两名飞行工程师分别来自于航天局和军队。
那两名来自军队的机长和飞行工程师都是在去年腾云工程正式确立为空天飞机后,军队内部就开始争论驾驶员的问题。
这就和阿美与露西亚纷纷成立空天军一样,并不只是简单改个名字,更是代表了未来的主力军种和发展方向。
一旦四架军队的空天飞机交付,国内也必然需要讨论新军种的问题,现在的意见主要有三派:单独成立太空军、空军改组太空军、以及小众的海军改组太空军。
前两种不用说,最后一种的支持者大部分都是《三体》的粉丝,纷纷赞同“太空战更类似于海战”的观点,而且虽然现在的太空战还没有战舰只有空天飞机,但海军也有航空兵啊!
单论组成,海军有航空兵,有陆战队,有战舰,海陆空三全,怎么看怎么像太空军。
这一观点立刻遭到了空军的猛烈驳斥,一时间三种意见并存定不下来,最后上面决定先和稀泥:
去年就由海军航空兵和空军各自选拔12名精英飞行员,到航天局和新远公司了解学习空天飞机驾驶。
指令长常立海之前就是某海航旅上校,虽然年龄略大但身体素质和心里素质都极其强悍,硬是在训练中压过了空军第一,成为了这24名受训学员中最优秀的一个,夺到了指令长的位置。
现在他正指挥着输给自己的飞行工程师汪言检查油表——准确的说是燃料表,以及燃料管路和发动机是否正常。
空天飞机的设计难度可不是把航天飞机和普通飞机揉在一起就行,首先燃料就是难点:
和直上直下的火箭和航天飞机不一样,空天飞机起飞时有一个逐渐爬升以及姿态转换的过程,这就会导致其存储的燃料在油箱里晃来晃去。
普通的航空燃料还好,但液氧甲烷低温燃料组合就不行,低温液态燃料在罐体里的位置突然变化会导致局部压力瞬间突破阈值,使得燃料罐承受不住压力爆炸。
火箭发射时大角度倾斜几乎百分百爆炸就是这个原因,星舰也因此炸过,最后这个问题还是依靠基地的零蒸发贮罐技术改进后解决的,其革命性不言而喻。
还有就是其10台发动机的设计,虽然对于火箭来说还能接受,但放在飞机上就绝对值得让人去怀疑可靠度,更何况为了减重和增强性能这10台发动机还做了管道联通,除了基地外其他参与方都有点担心会发生故障。
空天飞机可没有弹射逃生系统,跳伞也几乎不可能,所以起飞前一定要检查清楚。
而在地面上,挤在一起等待首飞的人们也在激烈地讨论着。
得到消息匆匆飞过来的大佬看着拖车撤走后独自停在原地的空天飞机,向曾红韦发出了自己的疑问:
“地面的辅助车辆呢?怎么就光秃秃的一架飞机?”
按照他的理解,这样一架空天飞机起飞前的准备工作一定非常复杂,光是能想到的就有很多种,然而现场就只有一架飞机在那里自己进行检查。
曾红韦:“这得多亏了腾云的零蒸发存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