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的实用化机械,能够以可观的效率制取水、提纯、合成所需化合物的机器。

    首先质量问题,新远二号乙(三级)的月球轨道运力有18吨,这个数字非常大,最大能把6吨载荷送到月表。

    6吨……6吨对于探测器来说富裕的过分,但是对于工程机械就是个很小的数字,尤其是在月球上能给工作设备的载荷重量占比可不高。

    最简单的用电解法制取氢气,制造1立方米氢气和0.5立方米氧气需要约4.5度电,假如6吨重的机器就拿来干电解水制取氢气并压缩,重量差不多是够的。

    就按照常用的催化剂和质子膜电解法,一小时制取5立方米氢气,一天就是120立方米氢气和60立方米氧气。

    120立方米氢气不过10.788公斤,拿来当火箭燃料肯定是远远不够,但是拿来合成物质供给一个科考站完全足够了。

    更重要的是氧气,60立方米氧气就是60000升,一个成年人一天约消耗550升氧气,这意味着台电解设备可以提供100个成年人一天呼吸的氧气,完全够用。

    这样的电解设备耗电功率在20到40千瓦左右,青山基地正在研制的核电车可以提供38Kw功率,足够了。

    另外还需要一辆开采机械、可能还得拖一辆核电车提供电力,以及一些储存氢氧气的气罐,可以做得大一些,最好埋入月壤下面,所以还需要一辆挖掘机?

    谢廖夫粗算一通,6吨是这些工程机械和大型设备的较好控制的质量,差不多需要6次发射任务,耗资至少在20亿元,不过可以拉上航发委,摊出去60%以上,所以花不了什么钱。

    谢廖夫想着,在平板上写下了“月球-1前期小型开发任务草案”,构思着基地的设计。

    (本章完)

章节目录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红酒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红酒花并收藏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