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他的心情更倾向于一种解脱。

    在青山基地彻底投入使用之前,他做的最多的就是理论工作,然而理论设计已经有系统巨细无比的设计,实在没有什么值得钻研修改的。

    NAPE本身就是那个世界线在SSTo动力上的极致成就,原始设计已经到了任何修改都多余的地步,只需要按部就班地制造就好了。

    至于其他的探测器核电池,航天器核反应堆都是些小东西,过去的几个月一直处于赋闲状态。

    “王老,194所除了船舶核动力,有研究过空间核推进技术吗?”

    王禄摇摇头:

    “在以往我们的概念中,核热发动机的设计与原理比较简单,与主要发电用的反应堆区别很大,而且空间核热推进的效费比不算高,所以……至少194所没有。

    但是NAPE很先进,液态金属反应堆在船舶上应用也是前沿技术,就是安全性方面不如传统压水堆,不过确实很省空间。

    小程,你没有早到国内工作,是我们的巨大损失。”

    程南开:“……”

    他默默移开视线看向远处和一群领导站在一起的林炬,心想自己要是早早归国那水平也就在大学教书,还是系统厉害啊!

    ……

    “ES-6:电离-气尖联合推进试验,第十一次试车!”

    在B级基地的发动机试车台上,一台扁平喷口的发动机通电,从喷口看进去能看到内部因为超高压产生的幽莹蓝光。

    储存液态甲烷的贮罐阀门打开,液态的甲烷先是进入高温高压环境,然后才导入发动机,在那里被高温电离。

    之后成团带电的甲烷分子因为热能极度暴躁,再被电场加速到400个微型喷管之一高速喷出,沿着扁平喷口内部的楔形表面汇集在一起,成为深蓝色的尾焰高速向后喷出。

    数百个喷管中喷涌而出的带电粒子团以极高速度碰撞在一起,尖锐的轰鸣声隔着厚重的防护玻璃都能听见。

    在旁边的控制室里,郭申和谢廖夫看着因ES-6试验机不断增大功率而飙升的电流,心中默默计数。

    约7、8秒后,当输出推力达到5.5吨的时候,引擎的尖叫声骤然减弱,迷人的蓝色尾焰也渐渐平息下来。

    控制台中,供能系统不断提示着电流过载、功率不足。

    郭申掐表,一看刚好74秒,比上一次多了三秒钟。

    ES-6电离塞式喷管发动机,是作为NAPE推进部分验证机所制造的试验机,重量超过5吨,最大推力只有6吨左右。

    由于缺失了反应堆部分,原本由其负责的核热与高温电离部分只能通过传统方式解决,导致ES-6的耗能巨高,而且性能也远不能与NAPE相比。

    试车台的电力系统没有经过专门改造,撑不了多久就会因为过热断电,十一次试车最长时间都没超过90秒,但好在数据收集的差不多,证明路是对的。

    ES-6的使命已经完成,青山基地已经建设完毕,接下来NAPE的全部研发工作都会转移过去再也不用为电能担忧,而且下一个试制的就直接是NAPE样机了。

    谢廖夫:“好了,现在终于可以把试车台空出来了,气尖小组先留下,抽点时间把TP-25‘庐山’发动机的后半部分搞定,就一个月,应该不影响NAPE。”

    郭申连忙答道:“您放心,TP-25不算很难,制造很快的。”

    TP-25,“庐山”发动机,就是为已经确定下来的低成本可重复使用空天飞机准备的动力系统,集成冲压、涡扇、气尖三种发动机,极致减重输出25吨推力。

    10台TP-25在腾云工程上并非独立存在而是部分管路互相连通以提高性能降低重量,总重不能超过15吨。

    气尖工作状态下250吨总推力,足以将腾云送入近地轨道。

    因为有NAPE的前置资料,TP-25的研制过程比较轻松,原始设计已经搞定,1月之前就能搞定量产版本样机。

    比较麻烦的反而是机体设计,入轨的死重包括发动机的15吨,机体的空重35吨,10吨燃料,给人员和货物的总载荷质量不能超过5吨,20名乘客的设计已经是安全冗余限度下的最大妥协。

    起飞质量200吨,而机体重量不能超过35吨,这个数字非常极限,对于设计和材料的要求前所未有,需要革命性的创新才行。

    单纯大气层内飞行达到这个要求并不算困难,但要是加上穿越大气层,恐怕H2的新一代隔热瓦技术都不够,还要更轻、更简单、更便宜。

    谢廖夫摸了摸自己的头发,感觉又有回到上一世英年早秃的迹象。

    明天H2的常规版H2m航天飞机就要出厂了,然后H1w“螺旋”计划也即将进入首飞,如此之高的效率让谢廖夫除了兴奋意外还带来了更加繁忙的工作安排。

    在他的计划下B级基地又扩充了四百多人,被各个项目组一瓜分几乎没有泛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红酒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红酒花并收藏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