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股票借给券商其实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因为券商可以拿来赚钱。

    他们操盘英伟达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基本都是按年来计算的,绝大部分票仓几乎都不会去动,借给券商,每年赚六七个点的利润,不是很正常吗?

    至于那些票对他们控盘有没有影响?

    正常情况下是没有影响的,因为他们想要操作的话,直接找券商开合约就行,这家券商没有,另外一家券商总不可能也没有了吧?

    对自身影响可以说是完全没有。

    就好像是把自己的钱借出去,用不着的时候可以放在外面收长期利息。用得着的时候,再找别人借,只需要付出短期利息。

    这个消息出现之后,没人去责怪那个家伙,因为也有别人在这样做。

    他们第一时间就开始去找那些券商,看看券商手里到底还有多少股票。

    只要能拿回来,就不算什么事。

    然而,半个小时之后,当所有的数据汇总在这个会议室,所有人懵了。

    领头的人拍着桌子吼道:“为什么只剩下24%了?一开始我们持有英伟达55%,券商那边持有20%,市场上包括几个自然人大股东加起来持有25%,现在我们只剩下24%,筹码呢?”

    “马上联系曼德尔,把我们的筹码截留下来!我们已经快要被踢出局了!混账!”

    如果能把曼德尔手里15%的筹码截留下来,那么整体还有39%,加上摩根的10%,还算是掌握着主动权。

    现在让他们放弃,那是不可能的。

    这个位置他们不仅没赚钱,还赔了不少进去。

    只是他们的电话还没打过去,曼德尔那边的电话率先打了过来。

    “伙计们,我知道你们赚大了,再给我一些筹码,我要彻底把擎天资本给拉爆!他们就差一点点了……”

    ……

    李远看着英伟达一百二十美元的股价,是真的眼馋。

    不过他知道,筹码只要在自己手里,那么就毫无价值。

    比如2021年的时候,闻泰出高价收购呆英一家NwF的半导体公司,此时这家半导体公司都已经要倒闭了,本身价值少的可怜。

    但闻泰为了扩大自己的半导体业务,还是愿意溢价收购,最后给出了近九千万美元的价格。

    那家公司也很高兴有人接盘,市场上也没觉得这有什么,一个濒临破产的公司,本身也没有多么厉害的技术,有冤大头愿意接盘,他们肯定高兴。

    但是,定金给了,意向合同签了,呆英那边直接否决了这笔交易。

    原因就是他们美爹不允许华夏资金收购任何西方国家的半导体公司,哪怕是垃圾也不给。

    毕竟破船还有三千钉,他们坚决不允许华夏资金从他们手里得到半点好处。

    连NwF这种垃圾公司,美丽国都管那么宽,英伟达这种想都不要想。

    但凡李远暴露自己的意图,很快就会被各种手段拉闸。

    毕竟论起不要脸,谁能比得过美利坚。

    A股拉闸还会留底线,在美股拉闸,人家会把你的底裤都给扒掉。

    目前英伟达只有五百二十亿美元的市值,李远手里持有27%的股份,市值也就一百四十亿美元。

    实际上,为了这笔筹码,他花费了足足一百六十亿美元。

    擎天资本那边花费的要少一些,因为双方持仓的时间点不一样。

    擎天资本目前持有17%的股份,总价值八十九亿美元。

    实际上投入资金已经达到了一百零三亿美元。

    如果不是李远这边一直给他们打掩护,这个位置,擎天资本必定爆仓,那是毫无疑问的。

    大量筹码都被李远给承接了,擎天资本那边压力很小。

    目前擎天资本的成本降了下来,毕竟后面双方压力都大,为了不露出破绽,擎天资本疯狂接筹码。

    擎天资本的成本是130美元,他们接了大量120美元左右的筹码,降下来不少成本。

    可以就在爆仓线上。

    他们的总亏损,不能超过十七亿美元,一旦亏损达到这个位置就代表爆仓。

    现在其实也就仅仅差了三个点而已。

    不过他们后续还能继续加大资金投入,目前还有差不多五亿美元,上了杠杆就是五十亿美元。

    按照在120美元这个位置的博弈程度,摩根想要拉爆,至少要把英伟达的股价砸到105去。

    毕竟后续一个点都得让擎天资本拿几亿美元砸,要不是李远这边帮忙,需要花的钱更多。

    李远知道,现在已经跟量化没关系了。

    连续三周的博弈,慢慢引量化入局,到最后摩根不得不抛开量化亲自下场。

    摩根没得选,因为投入的太多了,不知不觉就投入了两三百亿美元。

    带杠杆的也是钱,本金虽然才二三十亿美元,实际上亏损同样也会上杠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是她们倒贴的,我其实都不满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捞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捞黑并收藏是她们倒贴的,我其实都不满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