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动。

    目前美股资本的状态就是:我宁愿什么都不做,也不愿意犯错。

    资本应对熊市,最好的办法就是什么都不做,等风来……

    一旦丢了筹码,风来的时候,就没办法飞的更高。

    风不来?雨来了?

    那绝大部分人一块完蛋。

    对于资本来说,率先看见的永远是利益,而不是风险。

    如果所有资本都会顾忌风险,那么世界上就不该存在做空,做空的风险是肉眼可见的,无论是任何行情。

    此时的局面就是资本完全看不到利益,李远抛出的诱饵吸引力也不强,所以根本不为所动。

    李远能做的,只有分散资金。

    操盘手已经加到了十五个人,基本以小额空单为主,市场上绝大部分资金都是这样做的。

    分散到几百只股票当中,保证资金不会因为过于集中被针对。

    相对应的,也挣不到什么大钱。

    运气好点,一天能有两个点的收益。

    运气差点,半个点都没有。

    做了两周的时间,九个交易日,也才二十六个点的浮盈。

    密密麻麻的交易数据,姚应松每天整理都得花费两个小时。

    如果换成叶盛,指不定又以为李远在演他了。

    没能取得预想中的成绩,也不仅仅是因为行情,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量化。

    美股市场的量化比A股还要早,规模还要大。

    在A股,量化资金还要被规则限制。在美股,限制相对少了许多,无数的量化资金充斥在里面做超短,即便行情再烂,他们都能做出超收益。

    很多大资本投资好几十亿美元做量化程序,现在已经日渐成熟,给出的权限也越来越大。

    在这上面,李远真的拼不过量化。

    不看整体,只看个股的话,李远在量化手里吃了不少亏。

    比如在一个市值只有六十三亿美元的雷蒙医药上面,李远动用了差不多两千万美元,亏损接近两百万美元,最后狼狈撤出来了。

    他感觉对手就是量化,每一个波段抓的太及时了,速度比他这边快了很多。

    遇到这种,必然是先跑为敬。

    整个美股能最多的票不多,英伟达算是其中之一。

    毕竟去年英伟达刚刚股价翻倍,达到了八百亿美元,今年差不多能破千亿。

    他差不多动用了两亿美元在里面做多。

    基金三期对他来说,算是目前为止最困难的一次,三个月能清盘,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对于摩根来说,盯着李远的账户,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从李远开始操盘后,他账户的所有数据,就被盯上了。

    只是因为操作过于分散,没办法进行狙击的。

    李远最大一笔钱,塞在了英伟达里面,可英伟达这个票,里面的资金很多,不少华尔街大资本都在里面挣钱。

    总不能为了针对李远的两亿美元,让所有人放弃利润。

    不过最近曼德尔在查看李远的交易之后,发现李远亏钱了。

    他在雷蒙医药上面,亏了整整十个点。

    这是目前为止,他看见李远亏损过的最大幅度。

    他对雷蒙医药里面的资金很感兴趣,到底是谁,能把李远逼得割肉走人?

    这是他迫切需要拉拢的对象。

    在安排人打听了一下之后,他皱起眉头。

    竟然是华尔街的一家量化?

    那家量化的总资产也不过二十亿美元。

    相比较掌管超过三万亿美元的摩根,那家公司太小了。

    但是,他们能打得李远节节败退,这一点就值得曼德尔对他们抛出橄榄枝。

    “喂,伙计,想要加入摩根吗?”

    毫无疑问,华尔街资本,没有谁能拒绝这样的诱惑。

    摩根自身也有量化,只不过每个量化之间,算法有区别。

    放大到个股上,区别会变得非常大。

    量化跟量化之间的交易,也是频繁发生。

    对于量化,有利有弊。

    如果给的权限太小,量化施展的空间也会很小,很难盈利。

    如果给量化足够大的权限,赚钱会很快,可一旦被人抓住了漏洞,赔钱更快。

    所以在目前这个阶段,没有多少资本敢让量化负责大资金,都是小资金慢慢打磨算法。

    双方一拍即合之后,对方就从摩根手里得到了李远的持仓信息。

    与此同时,摩根注资二十亿美元,加上对方的资金,准备对李远的资金进行全方位狙击。

    一点一点把李远的资金给吞掉。

    “伙计,明天晚上,我需要看见擎天资本全线溃败的消息,华尔街的财经头条我都已经给伱们准备好了!”

    “是,先生放心,吃掉对方的资金,就跟吃掉我手里的奶酪一样简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是她们倒贴的,我其实都不满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捞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捞黑并收藏是她们倒贴的,我其实都不满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