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的假期转瞬即过,休息完后,一切又按部就班。

    贞观十三年,契丹作乱,李积率五千唐军出草原平叛,仅半个月就大败契丹主力,又为大唐多增加了十几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唐朝在契丹旧地设辽西都护府,契丹至此成为大唐的一部分。

    此时的大唐,经过十几年的扩张,领土面积已经不再是原武德时期的汉地一隅,在灭亡了东突厥、吐谷浑、契丹等国后,大唐的领土已经东至大海,西至吐蕃、北至漠北,南至今海南,领土面积已经超过1000万平方公里,可谓是幅员辽阔,远胜前朝。

    但雄心勃勃的唐太宗李世民和积极进取的邓宏都不满足于大唐的疆土就此止步,君臣二人致力于将整个东北亚都纳入大唐的版图。

    接下来,就是针对吐蕃、高句丽和倭国等不听话的国家进行经济、军事双重打击。

    并且大唐已经在做,高速通突厥和西域,打造水师,对吐蕃和高句丽实行粮食断绝和物资封锁,邓宏正在将这些一步步推进。

    朝堂方面,争储风波之后,李世民为了让太子的位置得以稳固,决定正式让那些已经年满14岁的亲王赴封地就任。

    杨妃寝宫内,吴王李恪正跪在地上向母亲道别。

    母子俩都依依不舍,原本贞观九年,李恪就应该前往封地就任,但李世民宠爱杨妃,又觉得李恪英果类他,因此心生不忍,所以不顾礼法将李恪强留在长安。

    但现如今,为了让自己的儿子们都有一个好结局,李世民最终下定决心,让儿子们离开长安。

    “母妃,儿不想离开母妃,求母妃去求求父皇,让儿留在长安吧!”李恪一个劲地求杨妃去求李世民,只为能留在长安。

    “儿啊,母妃也舍不得你离我而去啊,你的父皇也和母妃一样,但这没有办法啊,离开母妃才是你最好的归宿,你留在长安只会为自己招来祸患!”

    杨妃着着,眼泪从眼角流下,李恪赶紧用衣袖去替杨妃擦拭眼泪。

    “母妃,难道儿真的没有一点希望吗?”突然,李恪开口问道。

    下一刻,杨妃举起手一巴掌打在李恪脸上。

    “恪儿,从母妃是怎么教你的,你今怎敢又胡言乱语!”

    杨妃怒了,她知道自己的儿子的是什么!

    李恪挨了一巴掌,却是不服气。

    “我哪里比太子和魏王他们差了,难道就因为我不是嫡子,我的身体里流淌着前隋的血液吗?”李恪狂怒道。

    “正是。”杨妃斩钉截铁地道。

    “正是因为你的身体里流淌着前朝的血液,就这一条,那满朝公卿都不会同意,甚至会敌视于你我母子!”

    杨妃流着眼泪无奈地道。

    “可还有邓国公啊,他是父皇最信任的人,他还是我的姨父啊!”李恪哭着道。

    “恪儿啊,邓国公确实位高权重,可就算你姨父拥立你,仅凭他一人之力能撼动整个朝堂吗?”

    “到时候,恐怕你姨父身边那些最好的同僚兄弟都要站在你姨父的对立面,与你姨父为敌啊!”

    罢,杨妃拉起李恪,擦掉他脸上的泪水,愧疚地道: “恪儿,是阿娘对不起你,你就好好去做个逍遥王爷吧,这是你的命!”

    听完母亲的话,吴王恪就算心里不服,也不得不接受这一残酷的事实。

    事实正如杨妃所,李恪的身份太特殊了,一旦将他立为太子,那推翻大隋的意义又何在?满朝的文武大臣将置于何地,即使邓宏是个手握下兵马的大元帅,恐怕也无法撼动整个朝堂!

    “母妃,是儿失礼了。”李恪悔恨地向杨妃道歉,母子二人抱在一起相拥而泣。

    次日,李恪被朝廷授予安州都督,李世民为了不委屈李恪,特意挑选了一个行政级别较高,较为富庶的封地给他。

    长安城外,李恪十步一回头,不舍地看着这个自己生活了20年的地方。

    就在他欲驾马离去时,邓宏从城内前来相送。

    “邓国公?”李恪疑惑地看着邓宏。

    邓宏起身下马。

    “见过吴王。”

    随后,邓宏从马上拿下一壶美酒就要与李恪送行,李恪也没有拒绝,对于眼前这个姨父,自己从就敬佩。

    “咋了,不想走啊?”

    邓宏见李恪一副颓丧的样子,忙问道。

    “哈哈哈”,李恪笑道: “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又岂是那么轻易就能舍弃的!”

    邓宏却不以为然,他心里知道,李恪真正舍不掉的还是那储君之位。

    喝了一杯酒后,邓宏安慰道: “吴王啊,外面的世界远比你想象的精彩,不妨出去看看,或许你会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以前邓宏一直待在青城山上,袁罡也过同样的话,后来邓宏去了外面的世界,自己的人生也发生了翻覆地的变化。

    “也许吧!”吴王恪感叹道。

    “邓国公,你做这的一切是为了什么?”李恪突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永生!大唐帝师,替太宗永镇山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天命在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天命在我并收藏永生!大唐帝师,替太宗永镇山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