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出生后,长孙无忌又想来认干女儿,不止长孙无忌,就连尉迟恭、秦琼、程咬金、苏定方几人也想争取一下,邓宏十分无语,自己的女儿咋就这么抢手!最后只能选择以抓阄的方式来给长乐选干爹。

    最后,尉迟恭成为了胜利者,他高胸抱起长乐,宣示自己的主权,其余人一脸不服气,尤其是长孙无忌。

    “吴国公,你面带煞气啊,你也不怕吓到长乐啊?”长孙无忌故意调侃道。

    “我的煞气专煞敌人和对我不友好的人!”尉迟恭直接怼了回去,丝毫不给这个皇帝大舅哥面子。众人见此,只能作罢,承认了尉迟恭是长乐干爹的事实。

    自从长乐出生后,家里热闹了不少,唯独义宁有时候垂头丧气的,经常活在自责中,邓宏知道她是羡慕清儿她们,于是经常抽空给她做思想工作,义宁这才极大舒缓了她郁闷的心情。

    朝堂上,复农复耕的政策落实得非常到位,皇帝为防止下级官员借机中饱私囊,贪污朝廷补助给百姓复耕的钱粮,仅在咸阳一地就砍了二十多名官员的脑袋,极大震慑了那些不法分子。

    不仅如此,李世民还派了侯君集这个心腹担任监察,负责替自己巡视各复耕地区,防止有人浑水摸鱼。

    侯君集做得也很果断,仅一个月就先斩后奏,砍了五十多名浑水摸鱼的贪官污吏。

    但要近段时间做得最棒的,当属魏征那个民族融合大使了。

    这厮自从担起这个重担后,绝大部分时间都在草原上度过,仅贞观四年就向草原忽悠了五万多中原人口前去定居。

    魏征开出的条件非常丰厚,凡是有愿意去草原开荒的,朝廷不仅帮忙修缮房屋,每人还补助一两银子,不仅如此,开荒的前五年,收成一律归于自己,不向朝廷交一分钱!

    政令颁发后,立马在关内引起了震动,那些靠近草原的百姓见有如此丰厚的奖励,纷纷拖家带口前往草原,但是这些人并没有深入草原腹地,而是大多选择就近在方圆三百里以内安家。

    但这已经让皇帝非常满意,朝廷要的就是一步一步开发草原,这是一个长期性的事情,不急于一时。

    与此同时,经过魏大使的努力,朝廷也向河东、关内、陇右等地区输送了十几万草原百姓,让他们在关内和汉人一起生活,一步一步潜移默化地改变他们。

    魏征最近一次回朝,简直看呆了宏,这妥妥的去非洲探险回来的呀,人瘦了一圈不,整个皮肤都变得乌漆墨黑的! 李二心疼他,于是大方给他放了半个月的假,让他在家办公。

    民族融合的政策正在缓慢进行,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可新的问题又出来了。

    随着战乱结束,下一统,人口也在与日俱增,尤其是是京都长安,来来往往的商客与外国人络绎不绝,长安的繁华吸引了无数人来此定居,同时也让这座国际大都市的交通拥堵了起来。

    当时长安的各条主干街道,从早晨般开始,一直到傍晚宵禁前,都被堵的水泄不通,有时候朝廷想要向外地颁发政令,或者通告什么政策,都会受交通影响而耽误。

    官员们对此也非常不满,上早朝的时候还好,但下朝了想回个家,或者出门逛个街什么的,被堵在半路那种感觉简直生不如死,一时间,各种要求限制长安人口增长或者修宽马路的奏章堆满了李世民的御桌。

    这下朝,李世民将房玄龄和邓宏召去加班。

    “两位爱卿,最近关于长安道路拥堵的问题,你们可有解决方案?”

    房玄龄思索了一会儿,开口道: “陛下,臣觉得有必要限制长安的人口增长,朝廷可以从定居条件和进城条件等方面发布政令,延缓或者杜绝一段时间长安城的人口增长,这样或许能改善交通的拥堵。”

    对于房玄龄的意见,李世民肯定地点了头,而邓宏则是有点意外,这房玄龄的自己怎么这么耳熟,感觉跟自己那个时代的某些东西很相似啊!

    李世民见邓宏一言不发,以为他想到了什么,于是问道: “冠军侯可有良策?”

    “臣樱”邓宏自信地回道。

    李世民面带惊喜: “爱卿且出来。”

    “陛下,臣认为一味地限制人口并不能解决交通的拥堵问题,就算减少了一部分人口,长安的交通仍然会很杂乱,除非朝廷可以让所有人都在某种秩序下规范行走。”

    “哦?”

    “某种秩序。”

    “规范行走?”

    邓宏这样一,李世民和房玄龄都来了兴趣。

    “爱卿继续。”皇帝让邓宏继续发言。

    “陛下,贞观三年,陛下就制定了进入宫城入由左出由右,车辆在中间通行的法令,臣认为这项法令可以在全国颁布,但这样还不行,臣认为朝廷还需设置一个专门督管交通的部门,让他们去负责指挥全城的交通。”

    邓宏到一半喝了口茶,缓了一会儿。

    “没了?”李世民意犹未尽地问道。

    “当然还有,不仅如此,朝廷还要在马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永生!大唐帝师,替太宗永镇山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天命在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天命在我并收藏永生!大唐帝师,替太宗永镇山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