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畜又转头望向荀欣:“将军,使节尽出,然军事方面不可稍松,不知邯郸城防如何部署?”

    太傅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赵国原都城在中牟,赵侯章即位之后,才刚刚完成迁都邯郸的工作。新都能否经受住中大型战争的洗礼,众人心里都没有底。

    荀欣拱手回道:“魏军势大,臣已令邯郸周边守军尽数收缩回城,现守城之卒有三万余众。且发动城中青壮男丁尽数上城,昼夜轮值。”

    “邯郸城高七丈、宽六丈;四座城门均设瓮城,各门设有千斤之闸,塞门刀车等。”

    “环城马面七十二,垛堞八百余;护城河深五丈、宽十丈;近日发动民夫,周城建设矮墙;矮墙之内,密布尖桩,使敌不可以近、不可以立、更不可攻。”

    “沿城五里之要冲,广撒铁蒺藜、木蒺藜,可刺敌马蹄、伤敌士兵。”

    “城墙之上,广积箭羽,滚木礌石、热汤金汁、撑竿挠钩等器械更是堆积如山,更有投石之车五十六架,守城之械充足,兵卒之气高昂。”

    “城内沿靠城墙,五步挖一深井,埋入巨瓮,使耳聪之人日夜守之。”

    ……

    荀欣一口气将邯郸城防的情况介绍了一遍,太傅牛畜和相国徐越听了频频点头。荀欣作为稳健型的将领,对邯郸城防做了周密的部署,几乎可以说是无懈可击。

    牛畜又思考再三道:“相国,邯郸之围恐非一日可解,需做好持久防守之准备。城中粮秣可曾备足?”

    徐越道:“老太傅多虑了,邯郸存粮,仓储靡穷,可供全城三年之用。军需物资也准备充足,将军大可安心防守。”

    牛畜又对荀欣道:“魏有武卒之强,兼邺城、大梁之富,加之赵朝蛊惑人心,守城固可保邯郸万全,将军还要作长远打算。”

    荀欣道:“老太傅,臣已令代地之兵南下,支援邯郸。”

    牛畜道:“将军缘何舍近而求远?上党、晋阳之军,若以其为援,居高临下,有胜者之势;武遂、南宫之兵,距离最近,旬日内之即可抵达,将军为何不用?”

    荀欣道:“老太傅有所不知,晋阳,故都也,历代君主均重兵守之,严令不得擅动。”

    “今魏韩联盟,上党韩赵之地犬牙交错,两国兵力韩强而我弱,若抽调上党之兵,双方兵力失衡,牵一发而动全身。上党若失,韩军居高而下,与邯郸联军形成夹攻之势,则邯郸大不利。”

    “武遂、南宫之地,本属战略前突,发挥牵制魏齐作用。左有魏之中山,右有齐之重兵。若武遂、南宫之军回援,则赵国战略前突部位必失,牵制之功丧尽,亦不可擅动。”

    “欣之所以动用代地之兵南下,一则代地近年来与楼烦、东胡等族相处和平,互设榷场,无兵弋之忧;”

    “二则代地产马,某已秘密训练一支骑兵,此我赵之秘器神兵也。骑兵行动迅速、神鬼莫测,某欲派其星夜兼程,南下邺城附近,突击魏韩联军之粮道,必有奇效,或可一战而溃魏军。”

    牛畜、徐越尽皆点头,对荀欣的军事部署非常满意。

    *******

    魏、韩、卫三国联军在中原大地上快速前进。

    不得不说赵武公虽然身故,但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赵国国内也有一股支持赵朝的势力存在。

    加上赵朝大肆蛊惑,滥发空头支票,频频封官许愿。赵国的伯阳、武城两座城池居然望风而降,联军兵不血刃即抵达了潘吾城下。一时邯郸南部门户大开。

    联军统帅是魏将翟徒,此人是魏文侯时期大臣翟璜的族亲。

    翟璜在魏文侯时期曾担任相国,为魏推荐了大量栋梁之才。李悝、吴起、西门豹、乐羊、北门等人都是翟璜慧眼推荐给魏文侯的,这批人才的任用,使魏国大治,可以说,翟璜是一位超级有能力的HR。

    翟氏一门系出狄人,其族人多骁勇善战,故翟徒一直在军界发展,长期镇守在邺城附近。此次魏国对赵用兵,直接启用了魏赵边境的翟徒,因其长期与赵军打交道,对赵军兵力比较力了解。

    韩、卫两国均派出了小股部队,各有一名校尉领军,统一听令于翟徒指挥,其实主要作用就是给魏军捧捧场子,主力还是魏军。

    联军总兵力十万大军。在连下两城之后,联军遇到了第一座敢于抵抗的城池——潘吾。

    潘吾守将对赵忠心耿耿,直接将赵朝派入城中劝降的使者给斩了,头颅悬在城楼之上。

    翟徒大怒,立即部署全军开始攻城,魏军以武卒为主力,主攻三面,剩下东面交给韩卫联军。当前魏赵两军兵力对比,不止于十倍,根本没有想到要给城中赵军突围的机会。

    十倍围之嘛!故翟徒下令四面围城、同时进攻。

    魏军甚至没有使用投石车、楼车、冲车等大型攻城武器,只是出动了云梯、木幔和撞车三种攻城设备。

    大型攻城器械,因为携带不便,故当时都是随军携带工匠,到达作战地点后,现行伐木,制造大型攻城器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封少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封少水并收藏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