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口赋上,众人反应倒是不强烈,原来的口赋、算赋、奴仆赋,确实非常不合理,征收老人与小孩,而且没有免赋人群,其赋也过高的惊,而成年人每年五十铢钱确实合理。
而奴仆赋上面,赵云刻意增加两倍,主要还是为了限制奴仆人数,增加主人家的负担,以平壤侯府为例,侯府雇佣奴仆上百,需要给予工资,还得交纳大额奴仆赋,当然与之前的二百四十铢还是要优惠九十钱。
李季又继续说道“原户赋也全部消取,从此不再征收半铢钱,因户赋与人口赋重复,实在非常不合理!”
对于户赋赵云是相当的烦感,因为户赋是使地主与富豪壮大的根源之一,普通百姓因为缴不起每年二百钱的苛捐杂税,不得不卖身为奴,有些人甚至是躲入山中成为没有户籍的野人,还有一些人家,为了省去户赋,一家三代人不分家立户,在这一点会影响未来的分配口粮田计划。
比如一户人家有五个儿子,一家人居住于本村庄耕种自己的田地,而儿子们成年后,应该有自己的家庭,若是不愿意分家,那新增人口的口粮田,该如何分配,村庄内的田地总会分配完,一旦人口饱和,又该如何处理。
取消户赋后,新成的家庭便可以自立门户,不用顾忌户赋并且可往外迁移,如此原村庄人口土地不变,仍然有口粮田、官田及爵田,也不至于口粮田饱和,而爵田且无人租种,同时也能轻易打垦新地建造新的村庄。
李季读完后,赵云亲自上场,叫李季下去休息一番,赵云拿出文件说道“原规定的献费每人每年六十三钱,不论男女老少皆按照旧规交纳,此项也就此废除,包括所谓捐费,从今往后我乐浪将不再强制征收,若是有需要,也不会按口按数征收,捐献自然是属于自愿,捐献多少适个人情况而定,包括捐献修桥造路修筑道观在内,万万不可行征。当然乐浪政府部门,会对捐款给予监督,关注款项的实用情况及去向,一旦有人贪墨捐款,将与贪墨公款论处!”
本来献费就是汉桓帝开始征收的,并且定为每年的固定项目,而献费收取则不归公,而是献给皇帝个人享用。
捐费则是临时加征,捐费用于宫城失修、宫殿遭遇火灾、修建新行宫,其数额不定,偶尔皇帝还会以祭天祭神为借口,向官吏百姓强加征收。
而赵云将捐献定为公益,属于你情我愿的捐献,虽然也会有名目,但绝对不会强求,随个人自愿捐献,不捐半铢钱也不会犯任何法规。
赵云拿过另一份文件继续说道“关于更役与徭役也要做出改制,之前旧制也全部都废除。原旧制凡男子十五岁以上至五十五岁以下,每年需服县卒一个月,今生需服正卒三年及戍卒每年三日,将以上三者合并计日,若是能活到五十五高龄,则需服各类更役二千四一十六日,折合六年半的时间。试问人生在世有几何,娶妻生子耕作劳动,还需要服耕役六年半,若是汉廷有大型工程需要征徭役,那人生还有何乐趣,一生穷困潦倒食不果腹,给人当牛做马,那还有做人的半样子!所以本侯决定,从此不再应征朝廷的任何遥役,并且将更役缩短改制。但凡男子十五岁至五十岁,今生仅需服县卒、正卒、戍卒合计一千七百日。在镇东军服满三年,计为一千四百日,此定为戍卒行列,而且是从正卒中选优者加入。若是在郡国兵中服满三年计为一千两日,此项则是定为必须服之,凡服过县卒三个月,便可申请服正卒郡国兵,剩余日数则在县卒执行,服县卒时也是每年一个月三十天计数,当然若是有人愿意,也可以一次性服役完全,凡是伤残智弱者可免。”
三年是一千零九十六天,若是服戍卒满三年计一千四百,男子则会省去三百零四天,若是男子已服过正卒一年,之后又服三年戍卒,男子今生将不必再服任何更役,甚至服役数溢出,还会有额外奖励或补贴。
至于县卒方面,赵云更加希望县卒有战斗力,鼓励一次性服役数个月,或者直接完全剩余日数,县卒是汉兵训练的根基,也汉军强大的因素之一,所以赵云仍然舍不得放弃。
赵云又继续说道“旧制凡女子十三至五十岁,每年需上缴一匹麻布半端丝绸,抵去女子更役,此举相当苛刻。农家女子嫁作人妇后,每天早上要舂米数升,之后又要拾柴担水洗衣做饭,同时还要兼顾照料老人小孩,参与劳低养蚕采桑,虽称为家中贤内,却忙于琐事,仅有的时间为家人织布做衣,朝廷不体恤民生,还向其征收布匹与丝绸,时常还加重征收数量。此税理当取消,从今后凡十五岁至四十五岁女子,每年仅需上缴麻布两端及棉花五斤便可,当然伤残智弱者同样免去!”
一匹布为十丈长二尺五寸宽,相当于23.1米x0.6米,一匹为五端,一端为两丈,而其中丝绸半端最为难织,所以工时折算起来新规为女子减少了八成更役,五斤棉花则不用加工,女子的负担便会减轻,从而女子便有更多的时间,从事织布织锦做棉被卖钱,补贴家庭收入,民间的纺织业将会迅速发展。
此时议厅内的众人已经习惯了,对于赵云的改革也没有一惊一乍,然而更加惊人的还在后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奴仆赋上面,赵云刻意增加两倍,主要还是为了限制奴仆人数,增加主人家的负担,以平壤侯府为例,侯府雇佣奴仆上百,需要给予工资,还得交纳大额奴仆赋,当然与之前的二百四十铢还是要优惠九十钱。
李季又继续说道“原户赋也全部消取,从此不再征收半铢钱,因户赋与人口赋重复,实在非常不合理!”
对于户赋赵云是相当的烦感,因为户赋是使地主与富豪壮大的根源之一,普通百姓因为缴不起每年二百钱的苛捐杂税,不得不卖身为奴,有些人甚至是躲入山中成为没有户籍的野人,还有一些人家,为了省去户赋,一家三代人不分家立户,在这一点会影响未来的分配口粮田计划。
比如一户人家有五个儿子,一家人居住于本村庄耕种自己的田地,而儿子们成年后,应该有自己的家庭,若是不愿意分家,那新增人口的口粮田,该如何分配,村庄内的田地总会分配完,一旦人口饱和,又该如何处理。
取消户赋后,新成的家庭便可以自立门户,不用顾忌户赋并且可往外迁移,如此原村庄人口土地不变,仍然有口粮田、官田及爵田,也不至于口粮田饱和,而爵田且无人租种,同时也能轻易打垦新地建造新的村庄。
李季读完后,赵云亲自上场,叫李季下去休息一番,赵云拿出文件说道“原规定的献费每人每年六十三钱,不论男女老少皆按照旧规交纳,此项也就此废除,包括所谓捐费,从今往后我乐浪将不再强制征收,若是有需要,也不会按口按数征收,捐献自然是属于自愿,捐献多少适个人情况而定,包括捐献修桥造路修筑道观在内,万万不可行征。当然乐浪政府部门,会对捐款给予监督,关注款项的实用情况及去向,一旦有人贪墨捐款,将与贪墨公款论处!”
本来献费就是汉桓帝开始征收的,并且定为每年的固定项目,而献费收取则不归公,而是献给皇帝个人享用。
捐费则是临时加征,捐费用于宫城失修、宫殿遭遇火灾、修建新行宫,其数额不定,偶尔皇帝还会以祭天祭神为借口,向官吏百姓强加征收。
而赵云将捐献定为公益,属于你情我愿的捐献,虽然也会有名目,但绝对不会强求,随个人自愿捐献,不捐半铢钱也不会犯任何法规。
赵云拿过另一份文件继续说道“关于更役与徭役也要做出改制,之前旧制也全部都废除。原旧制凡男子十五岁以上至五十五岁以下,每年需服县卒一个月,今生需服正卒三年及戍卒每年三日,将以上三者合并计日,若是能活到五十五高龄,则需服各类更役二千四一十六日,折合六年半的时间。试问人生在世有几何,娶妻生子耕作劳动,还需要服耕役六年半,若是汉廷有大型工程需要征徭役,那人生还有何乐趣,一生穷困潦倒食不果腹,给人当牛做马,那还有做人的半样子!所以本侯决定,从此不再应征朝廷的任何遥役,并且将更役缩短改制。但凡男子十五岁至五十岁,今生仅需服县卒、正卒、戍卒合计一千七百日。在镇东军服满三年,计为一千四百日,此定为戍卒行列,而且是从正卒中选优者加入。若是在郡国兵中服满三年计为一千两日,此项则是定为必须服之,凡服过县卒三个月,便可申请服正卒郡国兵,剩余日数则在县卒执行,服县卒时也是每年一个月三十天计数,当然若是有人愿意,也可以一次性服役完全,凡是伤残智弱者可免。”
三年是一千零九十六天,若是服戍卒满三年计一千四百,男子则会省去三百零四天,若是男子已服过正卒一年,之后又服三年戍卒,男子今生将不必再服任何更役,甚至服役数溢出,还会有额外奖励或补贴。
至于县卒方面,赵云更加希望县卒有战斗力,鼓励一次性服役数个月,或者直接完全剩余日数,县卒是汉兵训练的根基,也汉军强大的因素之一,所以赵云仍然舍不得放弃。
赵云又继续说道“旧制凡女子十三至五十岁,每年需上缴一匹麻布半端丝绸,抵去女子更役,此举相当苛刻。农家女子嫁作人妇后,每天早上要舂米数升,之后又要拾柴担水洗衣做饭,同时还要兼顾照料老人小孩,参与劳低养蚕采桑,虽称为家中贤内,却忙于琐事,仅有的时间为家人织布做衣,朝廷不体恤民生,还向其征收布匹与丝绸,时常还加重征收数量。此税理当取消,从今后凡十五岁至四十五岁女子,每年仅需上缴麻布两端及棉花五斤便可,当然伤残智弱者同样免去!”
一匹布为十丈长二尺五寸宽,相当于23.1米x0.6米,一匹为五端,一端为两丈,而其中丝绸半端最为难织,所以工时折算起来新规为女子减少了八成更役,五斤棉花则不用加工,女子的负担便会减轻,从而女子便有更多的时间,从事织布织锦做棉被卖钱,补贴家庭收入,民间的纺织业将会迅速发展。
此时议厅内的众人已经习惯了,对于赵云的改革也没有一惊一乍,然而更加惊人的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