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穷病(3/3)
那么几口,醉醺醺了饱经风霜的脸。
和繁华街道上穿行的群众比起来,这群人多少有些维和。
“少见多怪,应该是来要工钱的。”苏晓嫱随口答道,眼底闪过一丝明了,“圈里都知道,这附近商厦的老板是个喜欢拖欠工资的大叔,出了不少次这档子事儿了。”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附近的商厦,已经完工一年多了吧?你们有钱的老板,都喜欢这么干吗?”路明非瘪嘴低语,望向附近的那些工人,“明明对你们来说,也不缺那点工钱不是吗?为什么迟迟不发工资,就那么吊着那些等着钱吃饭、看病的穷苦人家。”
“嘿!什么‘你们’啊?路明非!我先说好了,我爸爸可从没拖欠过工人工资!从!来!没!有!”苏晓嫱不悦地看了路明非一眼,随后眼含怜悯地望向不远处的农民工,微微叹气,
“这件事情,不好说。如果你家里有学土木等专业的就会清楚,承建商厦等项目是需要严格控制各项成本的。”
她轻轻望向路明非,摇晃手指微做介绍,
“简单来说,项目中心就是花最少的钱,如期办好规定的事情。而在成本管理中,最容易添加限制的,就是工人成本。”
“所以大多数工程项目,都采用这么一种方法。”
苏晓嫱深邃的眸子,落在路明非的脸上,道出一部分怪异而无人反抗的现实。
“拖欠当前项目的工人工资,等项目完成且下一个项目的资金到位以后,才会开始清算上个项目的拖欠部分。”
“那要是下一个项目的资金迟迟不到呢?”路明非微微皱眉,意识到了盲点。
“那就会一直欠着啊,”苏晓嫱微不可察地瞄向四散的农民工,“于是就出现眼下这种追讨工资的场景。”
“是在意那一部分工资,还是更在意拖欠工资导致的形象崩塌,营业受影响。”
苏晓嫱感慨耸肩。
“这就是不能明说的,一些人和另一些人的博弈了。”
苏晓嫱垂眸低语,有些触景生情。
虽然她花钱的确有些大手大脚,看起来是对钱不是那么敏感,也不是那种在意眼前这些事情的人。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她的父亲,曾在苏晓嫱很小的时候带她去自家矿场考察过。
从那些拼着命在隧道里攀爬、钻井、搬运的工人口中,当时脸颊染着煤灰的她听到了好多好多牢骚背后的故事。
所以苏晓嫱很清楚那一部分工资对附近农民工的意义。
他们和劳苦大众一样。
他们之中,
可能有人的子女在顶着黑眼圈打工之余,正等着那一笔拖欠款去交付一直拖欠且被学校不断催促的学费。在这种时候,孩子能完全依靠的其实只有自己和自己的父母。
他们之中,
可能有人的父母,正身处某座冰冷的城市,某座冰冷的医院,躺在某个冰冷的床位之上费力喘气,静等着只有那笔钱到位,才会开展的救人的手术。
他们之中,
亦然也有人啃着馒头,等着把那笔钱寄回偏远的乡下。那些钱换成的新衣与热腾腾饭菜里漂浮的肉,足够告诉那些孩子们、老人们,他们不知道在哪里飘荡的父母、子女,过得可能很好。
其实那不只是简简单单被拖欠的工资,甚至还有可能是子女敲响未来的钱,父母救命的钱,让远方的牵挂心安的钱。
所以为了那笔看上去微不足道的钱,就算是小人物,有时候也能爆发出超乎寻常的执念——就比如这附近不知道蹲守了多少时间,不知道与保安周旋了多少次的普普通通的人们。
(本章完)
和繁华街道上穿行的群众比起来,这群人多少有些维和。
“少见多怪,应该是来要工钱的。”苏晓嫱随口答道,眼底闪过一丝明了,“圈里都知道,这附近商厦的老板是个喜欢拖欠工资的大叔,出了不少次这档子事儿了。”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附近的商厦,已经完工一年多了吧?你们有钱的老板,都喜欢这么干吗?”路明非瘪嘴低语,望向附近的那些工人,“明明对你们来说,也不缺那点工钱不是吗?为什么迟迟不发工资,就那么吊着那些等着钱吃饭、看病的穷苦人家。”
“嘿!什么‘你们’啊?路明非!我先说好了,我爸爸可从没拖欠过工人工资!从!来!没!有!”苏晓嫱不悦地看了路明非一眼,随后眼含怜悯地望向不远处的农民工,微微叹气,
“这件事情,不好说。如果你家里有学土木等专业的就会清楚,承建商厦等项目是需要严格控制各项成本的。”
她轻轻望向路明非,摇晃手指微做介绍,
“简单来说,项目中心就是花最少的钱,如期办好规定的事情。而在成本管理中,最容易添加限制的,就是工人成本。”
“所以大多数工程项目,都采用这么一种方法。”
苏晓嫱深邃的眸子,落在路明非的脸上,道出一部分怪异而无人反抗的现实。
“拖欠当前项目的工人工资,等项目完成且下一个项目的资金到位以后,才会开始清算上个项目的拖欠部分。”
“那要是下一个项目的资金迟迟不到呢?”路明非微微皱眉,意识到了盲点。
“那就会一直欠着啊,”苏晓嫱微不可察地瞄向四散的农民工,“于是就出现眼下这种追讨工资的场景。”
“是在意那一部分工资,还是更在意拖欠工资导致的形象崩塌,营业受影响。”
苏晓嫱感慨耸肩。
“这就是不能明说的,一些人和另一些人的博弈了。”
苏晓嫱垂眸低语,有些触景生情。
虽然她花钱的确有些大手大脚,看起来是对钱不是那么敏感,也不是那种在意眼前这些事情的人。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她的父亲,曾在苏晓嫱很小的时候带她去自家矿场考察过。
从那些拼着命在隧道里攀爬、钻井、搬运的工人口中,当时脸颊染着煤灰的她听到了好多好多牢骚背后的故事。
所以苏晓嫱很清楚那一部分工资对附近农民工的意义。
他们和劳苦大众一样。
他们之中,
可能有人的子女在顶着黑眼圈打工之余,正等着那一笔拖欠款去交付一直拖欠且被学校不断催促的学费。在这种时候,孩子能完全依靠的其实只有自己和自己的父母。
他们之中,
可能有人的父母,正身处某座冰冷的城市,某座冰冷的医院,躺在某个冰冷的床位之上费力喘气,静等着只有那笔钱到位,才会开展的救人的手术。
他们之中,
亦然也有人啃着馒头,等着把那笔钱寄回偏远的乡下。那些钱换成的新衣与热腾腾饭菜里漂浮的肉,足够告诉那些孩子们、老人们,他们不知道在哪里飘荡的父母、子女,过得可能很好。
其实那不只是简简单单被拖欠的工资,甚至还有可能是子女敲响未来的钱,父母救命的钱,让远方的牵挂心安的钱。
所以为了那笔看上去微不足道的钱,就算是小人物,有时候也能爆发出超乎寻常的执念——就比如这附近不知道蹲守了多少时间,不知道与保安周旋了多少次的普普通通的人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