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变化是,义兵万户府在各地广泛兴起。

    这是因为元帝国的官军,随着战损加大,精锐之师渐少,已无力镇压各路起义军。

    元帝国只好号召和放权各地豪强,自发组织义兵,来对抗起义军。

    历史上,在每个乱世时代,义兵都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随着形势的变化,义兵会变成官军,也可能会被喊为贼军。是官是贼,得看后来的走向。

    比如,起兵反秦的项梁、项羽,他们的原班人马就是义兵。

    这是楚国旧贵族和江东豪强出人、出钱、出粮,由项梁、项羽训练而成的。

    项羽后来自刎时,说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说的正是当年资助他的楚国旧贵族和江东豪强。

    如光武帝刘秀,他就是靠义军平定天下的。当年为了收服铜马各义军领袖的心,刘秀单骑冒险赴营,逐个安抚铜马众将,表示对他们肝胆相照。

    这个举动惊呆了铜马众将。

    事后,铜马众将相互议论:“萧王刘秀如此推心置腹对待我们,怎能不以死相报?”

    果然,刘秀后来以铜马军起家,削平各地割据势力,统一天下,实现了光武中兴。光武帝刘秀也被称之铜马帝。

    又如刘备的原班人马也是义军。

    三国志中说刘备自幼家贫,和母亲靠编织草鞋为生。但长大后,刘备摇身一变,就成为喜欢结交豪侠之士的大佬。

    不少豪杰都争相归附他,如关羽、张飞。

    刘备结交豪侠的钱从何处来的?中山人巨商张世平、苏双等人馈赠的。

    刘备干的是什么买卖?贩马的。

    在古代,贩马和卖盐的行当都是非法的。也就是说,黄巾起义前,刘备就是一个有私人武装的卖马的山贼大头目。

    只不过,他是个有远大志向的山贼。

    后来刘备帮助朝廷平定黄巾军,被赐予县尉官职,才从黑道变成白道。

    刘备被曹操骂为大耳贼,那是有道理的。因为他本来就是。

    当然,曹操也好不到哪里去。当年在兖州,曹操收编了大量黄巾军,后来成为帮他打天下的基石之一。

    曹操确实是朝廷命官出身,但手下很多都是贼兵。

    ……

    早在两年前,刘福通起兵之后,各地豪强人人自危,就开始大量地自发组织义兵。

    脱脱为了拉拢地方豪强,索性广泛设置义兵万户府,实际上就是放权给地方豪强,让他们自治,对抗红巾军。

    义兵万户府和官军万户府的品级是一样的,都是元帝国正式承认的正三品大僚。

    一时间,各地的义军领袖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

    如回回人马合穆、庐州人王玉、吉安人刘明道、龙泉人季汶、山阴人周均佑、徽州人汪同、淮西人张明鉴、沛人张良弼、明溪人陈友定等等。

    义军领袖中,实力最强悍的当属孛罗帖木儿、王保保、李思齐三人。

    当然,也有很多义军领袖,前期帮助元廷,后来又加入红巾军。

    比如安丰人武德、蕲州人康茂才、六安人朱亮祖、随州人明玉珍等等。

    徐寿辉收服明玉珍部,只用了一封信。

    “我现在起兵反元,你加入不?元廷给你什么,我就给你什么。否则,我先干你!”

    明玉珍马上给徐寿辉回信,“别干,我加入”。

    也就是说,元廷在拉拢义军领袖,红巾军也在争取他们。是敌是友,往往就在义军领袖的一念之间。

    然而,引起天下局势大变的却是泰州人张士诚。

    泰州在当时是个盛产海盐的地方。而海盐,恰恰是元帝国财政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张士诚和方国珍一样,是走私海盐的黑帮大头目。

    而元廷为了收入,是必然要打击贩卖私盐的。因为有利益上的冲突,张士诚早就想反元了。

    刘福通起兵反元后,泰州富户王克柔散家财,广交好友,也准备起兵反元。谁知事情败露,被官府抓捕于狱中。

    这可把王克柔的好友——泰州判官李华甫惹恼了。李华甫便开始琢磨怎么反水,把王克柔救出来。

    但这事,他一人干不来。

    于是,李华甫就想到了卖私盐的张士诚。两人开始密谋造反之事。

    “干不?”

    “干!”

    于是,就在至正十三年正月,泰州判官李华甫打开城门,放张士诚等人进来。两人里应外合,就这样拿下了泰州城。

    之后的戏码还是老戏码。

    张士诚、李华甫杀富济贫,很快就从者如云。

    张士诚虽然起兵最晚。但他毕竟是干过黑帮的人,有组织能力,有头脑。

    拿下泰州后,张士诚陆陆续续攻占高邮、兴化、宝应、扬州等处,打败了官军几波进攻,还杀了蒙古亲王完者秃等人。

    随着地盘越来越大,实力越来越强,张士诚到了至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雷老侠的回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喜欢瞎编的豆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喜欢瞎编的豆腐并收藏雷老侠的回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