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十二年,各路起义军和平乱的官军两两厮杀,战况愈发激烈。

    征战一年多,总的来说,官军胜少负多,各路起义军的地盘是越打越大。

    到了至正十二年七月,见到枢密副使秃坚不花、知枢密院事——月阔察儿等人,第三次征讨徐州失利,脱脱再也坐不住了,便向铁锅申请,准备亲自督战徐州。

    因为,这徐州不但是四战之地,也是极其重要的兵家战略要地。

    从战争资源角度上来讲,徐州人口众多,又是粮食和铁矿的重要产区。

    从交通战略角度上来讲,徐州是江南和华北的重要通道。如今,海道已被方国珍所截断,如果徐州再拿不下来,赴援的兵力和物资,就难以支持江南平乱。

    因此,脱脱决定以右丞相的身份亲征徐州,打通南北要道。

    对此,朝臣中有人提出异议,认为中书右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应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不宜亲冒矢石。

    但此时,形势已经不太乐观,铁锅见脱脱愿意亲征,大喜望外,立刻加封脱脱为行枢密院使,督制全国兵马,并令帖理帖木尔、蛮子等人准备军需。

    而徐州,正是彭大、芝麻李、赵均用等人的地盘。

    我看朝廷频频从漠北调军,知道脱脱此次对徐州地区是势在必得,便赶紧派人告知彭大、刘福通等人。

    ……

    七月十五,多日不见的星阵回到了京城。

    在府中密室里,我一见到他,便问道:“情况如何?彭大、赵均用他们打算怎么办?”

    “收到公子消息后,我便亲自去见彭大。他们听说朝廷要全力拔掉徐州这根口中刺,也是十分震惊。有人主张避其锋芒,弃徐州南下。”

    “南下?南下岂不是郭子兴、孙德崖他们的地盘?”

    “正是。但芝麻李、彭大等大部分人不舍得放弃徐州地区的根据地,决心死守徐州,并向刘福通、徐寿辉、郭子兴他们三家求援。”

    “那他们三家怎么说?”

    “目前还不知道,我离开徐州时,尚未有回信。”

    我心中暗忖:这红巾起义虽然风风火火,染红了半壁江山,但问题的关键是彼此不同心,各打各的小算盘。

    万一被元廷集中兵力,逐个击破,有可能重蹈昔日大圣军的老路。

    但思来想去,我也无计可施,只好走一步算一步。

    八月十一,脱脱率大军,兵分三路,剑指徐州,声势十分浩大。

    铁锅命我、哈麻、阿刺吉、答失八都鲁、知枢密院事咬咬、中书平章政事搠思监等人,随脱脱出征徐州。

    我的任务比较轻松,还是干监察的老本行,察看各军军纪,说一些不痛不痒的闲话即可。

    朝廷大军南下,一路收复故土。

    到了九月初三,三路大军已兵临徐州城下,呈包围之势。

    安营扎寨后,我和星阵、菠萝三人骑马上了小山丘,远观徐州城。只见徐州城高大且坚固,不禁略微放心一些。

    接连五天,脱脱督诸军,急攻徐州,皆无功而返。脱脱见损兵折将惨重,只好围而不攻。

    我奉脱脱之命,巡查各营,见诸将言谈之间,对攻城均有惧意,心中不禁暗乐。

    只是令我失望的是,城外并无任何起义军来援,真是应了那句话。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可惜好景不长,贾鲁给脱脱献上一计——以巨石为炮,砸毁城墙。

    十几天后,在贾鲁的指导下,随军的工匠们制造了几台超大型攻城器械。

    此时,正值狂吹西北风,巨石在弹起后,借助风力,威力十分吓人。

    日夜不停砸了三天后,徐州城北墙已经摇摇欲坠,眼看就要倒塌。城破只是时间问题。

    我不禁为城中彭大等人,暗暗捏了一把冷汗。

    九月廿五一大早,除了北门,徐州三城门全开。彭大、芝麻李、赵均用三人,各领一支红巾军,齐齐杀出来。

    脱脱闻之,急督各军拦截。

    一时间,徐州城外,喊杀声、战马的嘶鸣声震天响。

    天上箭矢乱飞,地上血流成河。

    城里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围住。这大概就叫做围城吧。

    我们三人在后方观战,只见战场上犬牙交错,根本不知道彭大、芝麻李、赵均用三人身在哪,也丝毫帮不上忙,只能干着急。

    激战了约两个时辰后,官军的防线终于被捅破了一个大口子。至少有一半以上的红巾军,从这个口子冲杀出去。

    但随着两边赶来的官军越来越多,这个大口子终于被堵上了。

    剩下的红巾军又冲了几次,始终无法突破防线,便干脆退回城中死守。

    脱脱见状虽然恼火,但并没有分兵去追击逃出的红巾军。

    到了下午,脱脱在中军大帐中召开军事会议,先是脸色铁青地叱骂一顿,接着要求各军将领死守包围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雷老侠的回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喜欢瞎编的豆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喜欢瞎编的豆腐并收藏雷老侠的回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