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引发大火,进而激起民变。

    而这次下去之前,铁锅召集帖木儿不花、阿鲁图、我、哈麻等人,进行了商议,有意向杀几个赈灾不力的地方官,以平息民愤。

    也就是,祸端虽然是朝廷惹出来的,但这锅还是由地方官来背,比较合适。

    白穆从政多年,自然知道我们的意图,话时,舌头都快打结了。

    这处赈济点是个十字路口。来往的流民很多。白穆在路口设了两个粥厂,救济来往的流民和周边百姓。

    我舀了一口稀粥,尝了尝。

    “这粥为何如此稀薄?”

    “回,回郡王,我们曹州受灾之人众多。而朝廷所拨之,之粮不足。下官已第一时间号召乡绅商贾捐粮济民。

    就连下官家中存粮,大部分也捐出来赈灾。郡王你看,这粥中还有少许肉丁。这些也是下官家中所豢养家禽之肉。”

    “哦,真有此事?”

    “下官绝不敢诳言。郡王和侍郎到署衙中一查,便知真假。”

    我再仔细察看大锅中的稀粥。粥中除了增添野菜,真的还有微量的白色油沫浮在上面。

    这次洪灾肆虐,各地纷纷告急。

    朝廷虽然第一时间拨钱、拨粮,奈何国库不足,主要还是要靠地方自救。

    来曹州之前,我就听哈麻过,这州尹白穆的家族是当地望族,家产丰厚。

    但公是公,私是私。这地方官吏不从中牟利,我就谢谢地谢佛祖了。

    白穆能够舍得捐私财,来济民,已经胜过下99.99%的官吏。

    我又特意舀了一些白色油沫,尝了尝。

    虽然这肉丁已经剁碎成粉状,并与稀粥混在一起,但还是有些鸡味。

    “州中常平仓可还有余粮?”

    “仅剩少许,下官已不敢再动用常平仓之粮。怕若有变故,无可以救急。”

    我暗暗叹了口气,点点头。

    “州中设了多少粥厂?”

    “在乡绅商贾的支持下,大的有十九处,的有六十九处。”

    “还能维持多久?”

    “约莫一个月左右。下官恳请郡王,向,向朝廷呼吁一声,再拨一批粮食下来。”

    “嗯,好。我们现在去你的署衙看看。”

    “郡王、侍郎,请随下官来。”

    我和哈麻第二站,来到曹州署衙,查看其赈灾账簿。每一笔钱、粮都记得清清楚楚。

    朝廷拨了多少,乡绅商贾捐了多少,常平仓调用了多少,全都一目了然。

    而且,在署衙的后院,我和哈麻见到了不少印记着“白府”的空米袋。

    在接下来几的明察暗访中,百姓对白穆的口碑不错。他确确实实,是个难得的好官。

    离开曹州的前一晚,白穆给我和哈麻,也送来金条。按惯例,这是我们“该拿的”。

    但这一次,我破荒地拒绝了,没有要。相反,还掏出身上纸钞,全捐给了白穆,用于买粮救灾。

    这异常的行为,吓白穆一大跳。

    接过我的大把纸钞时,白穆的手微微发抖,不知所措,更不知这次京城来的“钦差大臣”为何变了样。

章节目录

雷老侠的回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喜欢瞎编的豆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喜欢瞎编的豆腐并收藏雷老侠的回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