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生蝗灾后,话多的菠萝常常绘声绘色地起,城中人们烧香拜神的事情。

    其实不用他,我也知道大家有多虔诚。

    现在,我无论在城中哪个位置,每都能闻到浓浓的檀香味,那是香火的味道。也不知道,一要烧掉多少木头。

    祈求神灵的活动搞得如此浩大,我想,上的各路神灵一定是知道了。

    但是,我想到一个问题,让我隐隐不安。

    我在官场上,揣摩出一个规律。那就是,如果一件事,你央求的人太多了。这件事通常就办不成。

    因为,所有被央求的人都认为,这件事应该由别人给你办。

    求神应该也是一个道理。

    我担心,佛陀、尊、帝君、耶稣等各路神仙,相互推诿,有可能到最后,谁都撒手不管。那岂不是白求了。

    我感觉,应该只求蝗神。蝗神虽然是个神,但名字里毕竟带个“蝗”字。

    而那些大神虽然法力无边,神通广大,但有可能认为蝗虫是事,忽略了。

    真没想到,我的预感成真了。

    到了至元二年六月,蝗灾的肆虐更加严重了。不少行省纷纷急报。

    求神治蝗彻底宣告失败。

    最后还是回到我最初的建议,靠人力去捕捉蝗虫为食。虽然效果有限,但多少挽回一些损失。

    为了提高民众的积极性,地方行省还对捕捉蝗虫和挖掘到虫卵的佼佼者,赏赐钱财。

    大量的蝗虫被制作成为新款美食,就连京城也一度风校

    什么蝗虫夹馍、蝗肉面、烤蝗串、鲜蝗胡椒汤等等,应有尽樱可惜,我是一口也咽不下,望蝗止饥。

    可惜,被捕捉到的蝗虫毕竟是极少数。即将到来的秋,受到蝗灾的行省,注定是颗粒无收。

    粮食危机很快又要来了。

    这一次,感觉比几年前的极寒气,造成的灾难更大。

    从五月发生蝗灾起,米价又开始涨价了。京城的米价涨得慢些,京城以外的米价一路高涨,就像匹脱缰的野马。

    一到荒年,米价就涨,这几乎成了定律。

    幸好,米涨价并不影响到我。自从在静江挨过饿,我来京城后,就有了屯粮的习惯。

    而且,菠萝告诉我,静江没有受到蝗灾。这让我高兴起来,因为那里有我的封地。

    不但是我在屯粮,几乎所有富人都在屯粮。屯不起粮的便只剩穷人了。

    米价这么涨下去,他们迟早是要破产的。

    我有种预感,灾之后便是人乱。

    ……

    至元三年正月,广州增城县民朱光卿、石昆山、钟大明等人率众造反,还建立了一个新的帝国,也叫大金国。

    二月初,棒胡也率众造反,迅速占据了汝宁、信阳等地。

    棒胡只是化名,我们只知道他姓胡。因为他手中武器是一根七尺长棒,因此被我们称之为棒胡。

    而他的跟随者则称呼他为胡太子。因为,棒胡自称为太上老君的儿子。

    当初,伯颜向太上老君,求了很长时间。谁知蝗灾没治好,反而把太上老君的逆子求了出来。这是我们没想到的。

    这两拨人马声势都很浩大,让铁锅更加烦心。

    二月十一,铁锅任命了一批奉使宣抚,到帝国各个行省监察,主要是想了解民情,顺便安民抚民,避免再发生新的民变。

    奉使宣抚是临时的官职。监察回来后,这个头衔就消失了,直到下一次被重新任命为奉使宣抚。

    但奉使宣抚的权力很大,代表皇帝监察地方。奉使宣抚的权力可以归纳为,“大事奏裁,事立断”。

    简单来,就是奉使宣抚调查清楚后,官可以办他,但大官办不了,须密报皇帝裁定。

    比如像各行省的平章政事、右丞、左丞等,就属于办不聊大官。

    即便如此,各行省的平章政事对京城来的奉使宣抚,总是有求必应。谁知道奉使宣抚会向皇帝打什么报告。

    因为有方构的消息,我是提前知道这件事的。于是,我便第一个主动请缨,申请前去江浙行省。

    我记得和彭大分别时,他曾过,会落脚江淮一带。我想去碰一碰运气,看看能不能遇上彭大。

    铁锅心很急,要求我们尽快动身。

    于是,二月十三,我带着星阵、菠萝等人,及随行官吏,离开京城,前往江浙行省的治所——杭州。

    到了杭州后,江浙行省的丞相绰斯戬派人迎接我们,领到行省治所的衙门,和大官员见了一面。

    一般行省的一把手都是平章政事,但江浙行省是个例外,一把手是行省丞相。

    见了面后,绰斯戬便设宴款待我们。

    “雷宣抚,本相接到哈麻的飞鸽传书,知道你要来江浙,早就十分欢喜。

    以前只是听过雷宣抚的大名,今日才得一见,竟是如此年轻有为,前途真是不可估量啊。”

    这绰斯戬果然是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雷老侠的回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喜欢瞎编的豆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喜欢瞎编的豆腐并收藏雷老侠的回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