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思蜀。

    特别是张若虚,更是开心得不得了,因为他已经当上这一带的孩子王,整在玩过家家的游戏。

    在我们居住在流求的这段时间里,下大一统的收尾工作也基本上结束了。

    在剩下苟延残喘的几家势力中,林士弘是第一个出局的。

    赵郡王李孝恭在消灭萧铣后,开始又把目标对上萧铣的邻居——林士弘。

    李孝恭对付林士弘的策略还是收复巴蜀的那一套,攻心为上,招抚为主。

    果然,在使者们的劝下,林士弘帝国所辖下的循州、潮州二州都向李孝恭投降。

    林士弘大怒,派他的弟弟鄱阳王林药师,率兵攻打循州,结果兵败被杀。

    林士弘大为震惊,感觉到帝业即将不保,日夜担忧,不久后病逝。

    第二个出局的是东山再起的刘黑闼。

    武德五年三月的时候,刘黑闼刚被李世民打得大败,逃入突厥。

    可到了六月的时候,刘黑闼再次雄起,率军南下。这一次是突厥人借给他兵马。

    武德五年七月,刘黑隳兵锋已到了定州,并又召集了一些旧部加入。

    对此,李渊的策略还是和以前一样,雪藏李世民,不肯让他带兵,改派堂侄李道玄为主帅,讨伐刘黑闼。

    可三个月下来,李道玄指挥下的大唐军队屡屡受挫。

    第二次,李渊改派齐王李元吉为统帅,准备平定刘黑闼。

    可几次交锋的结果让人大失所望。

    原统帅李道玄阵亡,庐江王李瑗弃城西走,新主帅齐王李元吉畏惧刘黑闼兵锋,不敢与之决战。

    唐军的表现如此之差,让李渊大为恼火。他开始有点后悔,应该一开始就派李世民去。

    正在这个时候,太子李建成身边的重要谋臣魏征,对李建成建议,应该立刻向陛下请求,以太子身份亲征刘黑闼。

    魏征的理由有两点。

    第一,太子必须亲征刘黑闼。

    因为,秦王李世民的功劳实在太大。外面的人纷纷议论,大唐大半的江山都是秦王打下来的。

    如果陛下这次再次让李世民去。那秦王的功劳太盛,怕将来会影响到李建成的太子之位。

    第二,能打赢刘黑闼。

    虽然刘黑闼就目前来,确实是风头正劲。

    但根据魏征的情报,刘黑闼最精锐的突厥骑兵,已经在多次战斗中,阵亡超过一半,战斗力在减弱。

    而大唐这边,无论兵力还是粮草,都远胜于刘黑闼。所以,魏征认为,只要稳扎稳打,必胜刘黑闼。

    李建成听从了魏征的意见,向李渊请求,以太子身份率军亲征刘黑闼。李渊答应了。

    果然不出所料,李建成率领援军和李元吉会合后,刘黑隳处境开始走下坡。

    武德正月,刘黑闼不敌李建成、李元吉联军,再次逃向突厥。

    半路上,刘黑隳部下诸葛德威用计生擒刘黑闼,并率部向唐军投降。不久,刘黑闼被斩杀。

    第三个出局的是徐圆朗。和其他枭雄相比,徐圆朗的结局有些窝囊。

    一直以来,徐圆朗就是根典型的墙头草。谁势力强,他就依附谁。

    李密盛时,徐圆朗跟随李密打洛阳。王世充击败李密后,徐圆朗又投靠了王世充。中间又改归附李渊和窦建德。

    李世民击败窦建德、王世充后,徐圆朗又第二次降唐。看到刘黑闼连战连胜后,徐圆朗又第二次反唐。

    到了武德六年二月,刘黑隳死讯传来。

    这下,徐圆朗得知依靠的大树倒下,大为惊骇,心知不是大唐帝国的对手,干脆弃城而逃,结果在途中为村民所杀。

章节目录

雷老侠的回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喜欢瞎编的豆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喜欢瞎编的豆腐并收藏雷老侠的回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