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战区七家势力只剩下刘武周、李渊、李轨、梁师都四家。

    李轨是第四个出局的。李轨的问题在于成就帝业太顺,而内部矛盾太大。

    李轨原本是隋帝国的一个军官。看到下群雄纷纷反隋,他也有所心动,便找了关谨、梁硕、安修仁等十几个平日交情不错的军官商量。

    结果大家都同意反隋,并推举他为首领。于是,这群军官就在城里大喊,“我们要反隋了,谁赞成,谁反对?”

    绝大部分隋帝国官吏都响应反隋,顺应潮流。

    但是,城中真的有两个官员——谢统师、韦士政,公然拒绝反隋。这把李轨等人都气乐了。

    大家都赞成反隋,就你们两个骨头硬,投反对票,是吧?当下,李轨就下令,把谢统师、韦士政两人杀了。

    周边郡县的官吏听到李轨反隋了,也纷纷前来归附了。

    也就是,李轨等人起兵反隋的过程很简单,就是杀了两个忠于隋帝国的官员,换个旗帜的事情。

    没多久,李轨就建立凉帝国,自称大凉皇帝。可这个新雄国的凝聚力并不强,是由多股军事力量组成的综合体。

    对于李轨而言,实际上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不南下扩张势力,争霸下;要不找个大树来乘凉,拜将封侯。

    可这两条路,李轨都不选,他选择偏安一角,享受帝王生活。李轨的手下大将们见他不思进取,开始起了异心。

    而李渊一直想招抚李轨,以解决后顾之忧。第一次派出使者团去劝降的时候,李轨拒绝了。

    第二次,李渊再次派出使者。这个使者的身份不一般,是李轨手下大将安修仁的亲哥安兴贵。

    安兴贵到了凉帝国,向李轨陈利弊,继续劝他归附大唐。李轨再次拒绝了。

    到此,安兴贵的出使任务算是失败了。但他并不急于回长安,向李渊复命,而是在凉帝国待了一段时间。

    安兴贵突然发现,李轨的手下对他颇有微词,对他是面服心不服。

    于是,安兴贵劝弟弟安修仁,反了李轨,归附大唐。

    安修仁同意了,他找来胡人部落和另一个叫奚道夷将领,共同起兵反叛。

    而面对叛军,原先支持李轨的其他将领都按兵不动,安兴贵、安修仁两兄弟很轻松地擒获了李轨。

    从此,安兴贵、安修仁两兄弟便掌控了凉帝国,并把李轨和凉帝国作为礼物,献给了大唐。

    李渊看见自己不费一兵一卒,便得到了凉州诸郡,大喜过望。

    因此,安修仁被封为申国公,凉州都督;安兴贵被封为荣国公,右武侯大将军。

    西北战区第五个出局的是刘武周。他自从得到宋金刚的加盟,和突厥饶支持后,实力大增,便决定扩张势力,与李渊争霸。

    刘武周刚开始几乎是百战百胜,接连大败李元吉、李仲文、姜宝谊、裴寂的部队,占据了唐帝国的老巢——山西的大部分地区。

    李渊大为震惊,急忙派李世民率军西行,去灭火。

    刘武周确实很能打,手下猛将如云。可惜,他遇上的是当世最强的指挥官——李世民。

    双方对战七个月。刘武周和宋金刚最终被李世民所败,逃向突厥。刘武周手下名将尉迟敬德向李世民投降。

    突厥人扶持刘武周的初衷,是不想让李渊一家做大。

    如今,刘武周、宋金刚两人只剩几十骑逃到突厥,没有了太多利用价值。

    于是,突厥人干脆杀了刘武周、宋金刚两人,将首级送给李世民,以撇清关系。

    现在,西北战区只剩下梁师都、李渊两家。梁师都自称梁帝,也是突厥人扶持的势力之一。

    梁师都是鲜明的反唐派,是铁了心要打李渊。

    但李渊却无暇派主力,去收拾梁师都,因为唐帝国周边的敌人实在太多,梁师都还排不上号。

    梁师都要进攻唐帝国,第一站就是延州。

    可惜,梁师都的战绩实在太差,接连败在唐帝国名将——延州总管段德操手下。

    也就是,梁帝国虽然一直主动进攻,但也就是在边境周边晃悠,始终无法越过段德操的防线。

    东北战区四家势力只剩下罗艺、高开道两家。

    罗艺的实力很强,但他自认为自己不是当帝王的料,决定归附一家大势力。

    和罗艺毗邻的大势力只有两家——李渊和窦建德。再三权衡后,罗艺决定降唐。这让李渊大为欢喜。

    罗艺的改旗易帜,让窦建德十分苦恼。现在,如果他要进攻李渊,就不得不防罗艺来截断他的粮道。

    于是,窦建德向罗艺发起进攻,但无功而返。

    此时,东北战区只剩高开道一家割据势力。

章节目录

雷老侠的回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喜欢瞎编的豆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喜欢瞎编的豆腐并收藏雷老侠的回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