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渊对外还是宣称反杨广,不反隋,目的在于拉拢隋帝国的官员和军士,争取一切能争取的力量。

    他和曹操一样,走的都是挟下而令诸侯的套路。但李渊和曹操的情况又不同。

    曹操当年迎立汉献帝刘协时,汉献帝的处境非常狼狈,是被李傕、郭汜两名军阀劫持,强行从长安带走,一路上颠沛流离。

    跟随在汉献帝身边的群臣又饥又困,只能靠采摘野稻、野果为生,有的饿死在路上,有的被醉酒的军士杀害。

    各地的割据势力对此无动于衷。唯独曹操一人领兵迎接汉献帝。

    曹操的出兵,有正义的一面。

    但李渊多少就有点占不住理。

    人家杨侑在长安当代王,当的好好的,也没有称帝的打算,是李渊强行攻破长安,迎立杨侑为新帝。

    如果把迎立新帝这件事,比喻作迎娶新娘的话。曹操不但给足了彩礼,还在许昌买了大豪宅,登记在汉献帝名下。

    而李渊正相反,不但一分彩礼不给杨侑,还霸占了娘家的大豪宅,抢光娘家中的金银财宝。

    在这种情况下,李渊父子更迫切需要传国玉玺,来证明自己是命所归。

    “二郎,有宇文化肥的画像吗?”

    “有,这宇文化肥的样子很好认,特别是那下巴,长了一个长长的肉瘤。”

    长孙无忌拿过来一张宇文化肥的画像。

    我接过来一看,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这宇文化肥也太好认了,一张山羊脸,眼睛一大一,那下巴又长又尖。

    他那长相就好像是在,反正长得丑,那我就随便长长了。

    公孙七郎道:“可是,宇文化肥已经离开长安两了,我们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在他进入江都之前,追上他。”

    长孙顺德道:“贵宗在江都有没有设立分舵,可否能用飞鸽传书,通知江都分舵的兄弟们,在城外拦截住宇文化肥。”

    张仲坚听了不禁苦笑,道:“飞鸽传书确实比马快。但我们江都分舵的大多都是一群娘们,武功平平,绝对不是宇文化肥的对手。”

    江都分舵的舵主余幼幼及手下,平时很少练武,以葬仪业为生,主要是为我们打探消息。

    听闻宇文化肥的武功只是略次宇文成都,绝不是余幼幼等人能对付得聊。

    谈到这里,大家不禁都有些丧气,看样子是无法阻止宇文化肥进入江都了。

    “二郎,你不是杨广这个人疑心很重,常常疑神疑鬼的吗?”我突然心中一动,便问道。

    “没错,杨广疑心重,这个倒是真的。大业十一年,只因一名方士了一句,今后是姓李的要当皇帝。

    杨广就把当时掌管兵权的左屯卫大将军李敏,和左武卫大将军李浑及其家人全杀了。

    李敏、李浑两人对朝廷立有大功,仅因姓李而惨遭灭门。幸好,我父亲那时候还没有掌兵权。否则,怕也难逃一死。”

    “那就好办,我有一计,可让宇文化肥无法进入江都。

    我们只须飞鸽传书至江都分舵以及周边分舵,散布谣言,宇文化肥凭借着代王对他的信任,在夜里剩着防备松懈,卷走宫中贵重的金银财宝,还偷走传国玉玺,要献给李密。

    只要我们在他必经之路,不断生遥,宇文化肥便不敢入城。

    因为,他比我们更了解杨广,生怕自己被冤杀,宁可藏匿起来,也不敢贸然进入江都。只要他不入江都,我们就有机会。”

    众人听我这么一,眼睛不禁都亮了。

    长孙无忌闻言,抚掌大笑,道:“雷大姐果然好计谋。那我就马上润笔,写好之后抄录几份,速速飞鸽传书过去。”

    当下,长孙无忌就提笔,按我的意思,编造了一个故事,抄录在几张纸条上,交给公孙七郎。

    当上午,几名信鸽的脚上绑着纸条,朝南方飞去。

    下午的时候,张仲坚、我、公孙七郎和梅超疯也出了长安城,准备南下寻找宇文化肥和他身上的传国玉玺。

    李世民等人把我们送到城门口。

    临别时,他又对我道:“师姐,还有一事要劳烦你。”

    “二郎请。”

    “我那五弟李智云至今生死未卜,下落不明。若是宗门兄弟们发现他的踪迹,请施予援手,或告诉我。”

    “好,二郎,我们会留意的,再见!”

    “再见!”

    几后,我们四人日夜兼程,终于来到了江都。第一件事便去找江都分舵主余幼幼,打听杨广和宇文化肥的消息。

    果然,杨广中了我们的离间计,大发雷霆,怒斥宇文化鸡等人,还派人四处寻找宇文化肥。

    而江都城中始终没听到宇文化肥的任何消息,料想真的是藏起来了。

    我们四人听了余幼幼的讲述,皆开怀大笑。但笑归笑,接下来怎么找到宇文化肥,大家也是一筹莫展。

章节目录

雷老侠的回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喜欢瞎编的豆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喜欢瞎编的豆腐并收藏雷老侠的回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