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世勋自是看到白老三的焦急神情,他当然不可能把白老三的步兵右营也留在零陵城,于是他告诉白老三,有关步兵右营该何去何从晚些时候再做决定。

    白老三闻言一愣,他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为何要晚些再做决定?

    不少如白老二那般心思敏锐的将领不禁暗忖,莫非唐世勋公子是要等那位熊老先生来进行演练之后,会对白老三做出甚新的安排?

    柳大钧和秦九则在揣摩另一件事,适才唐世勋并未提及杨国成的广西兵,如此看来,唐世勋该是还不确定杨国成会否同意派一个五部满编营来‘入伙’。

    其实在柳大钧看来,唐世勋的北路联军的兵力已经足够强大,白虎左、右营加起来有近万人,柳大钧和陈副总兵各派出一个五部满编营加起来又是近万人。

    且柳大钧知道白老三的步兵右营应该也会加入北路联军,而那个素未谋面的熊老先生还有一千八百余儿郎,这若是进行合并岂不又是一个五部满编营?

    再有,柳大钧已决定将他麾下的近千骑兵也尽数带去,而陈副总兵麾下的千总赵烈也有人数相当的骑兵,他们这两部便有近两千骑兵!二万余精锐步卒加二千骑兵,这阵仗还不够强?

    而无论唐世勋、柳大钧还是陈副总兵手底下皆有大量的辅兵,再加上不计其数意欲归乡的各府难民帮着运送物资,且北路联军还能边打边继续招兵,柳大钧真不觉得还需杨国成来‘入伙’。

    唐世勋则转入正题道,除朱雀左营与朱雀右营以外,零陵县境内的各营需在四月初十之前全员抵达祁阳城的北门外,即望祁门外的北大营,届时唐世勋将正式将唐家军更名为楚军!

    众将领皆眼睛一亮,不少将领已是大声叫好,楚军是个好名头啊!这可比某家军念起来要大气得多不是?

    而唐世勋则接着吩咐唐世绩和童英,门滩军营内的参谋部、镇抚部和后勤部也需尽数迁往祁阳城,只留下各部配备于朱雀左营与右营的额定官员即可。

    当北路联军开拔之时,唐世勋为北路联军主帅,陈建志和柳大钧、唐世绩三人为北路联军副帅。

    同时唐世勋、陈建志和柳大钧兼任北路联军参谋部的参谋长,唐世绩、童英、陈副总兵的首席幕僚贾煜和柳大钧的首席幕僚秦九皆任北路联军的副参谋长。

    其中童英为第一副参谋长,这也是为了在意见发生分歧之时,童英说话的分量要高于唐世绩、贾煜和秦九。

    实际上唐世勋、陈建志和柳大钧三人只是在参谋部挂个名头而已,真正处理参谋部要务的自然是童英等人。

    唐世勋还指出,北路联军参谋部还负有统筹东、西两路联军参谋分部的权力,亦即是说,有关东路联军和西路联军的战略方针,童英等人同样有话语权。

    好大的权力!众将领皆眼热地看着童英,要知道这小子在去年腊月刚刚抵达画眉铺营地之时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旗总而已,且不少人皆认为童英那双扫帚眉一看就是个爬不上高位的倒霉相。

    而且那时童英被许多骑兵将领笑称为‘马户旗总’,因童英原是常德府的一个小小马户,他那旗的三十余人皆或多或少会些养马和治马之法,是以被唐世勋归为一个旗。

    谁曾想在唐世勋建立唐家军之时,唐世勋竟力排众议将年仅二十岁的童英给推到了参谋部的参谋长之高位?且当时唐世勋还称他提拔童英乃是‘不拘一格降人材’。

    这话在零陵城内外早已是尽人皆知,但当时不服童英者甚众,如在府学宫的士子们看来,既然是‘人材’而非‘人才’,只能说童英或许是个可造之材,可这等名声不显的‘人材’怎能坐上参谋部的参谋长之高位?

    就连与童英一同来零陵城的第二批献贼骑兵援军的将领们也不服他,遑论庞大田、白家兄弟等各营的将领们乃至柳大钧一系的柳家军将领?

    故此,当柳大钧与袁得胜等人在筹备道州攻略之时,偏就以各种理由推诿不让童英同去,还美其名曰要让童英在零陵城居中运筹,因为道州攻略与祁阳攻略同时进行,童英这个参谋长岂能去道州而致‘顾此失彼’?

    童英当时自然也明白众将领对他的质疑,因此他并未坚持要与唐、柳联军同下道州。

    而在一次又一次参谋部的会议上,童英对于祁阳攻略和道州攻略皆提出了许多具有先见性的观点意见,且他还将参谋部的意见传给了柳大钧。

    虽然柳大钧那边并未重视,但留守在零陵县的唐世绩、白老二和白老三等将领,甚至是有权来参谋部行走的柳锡武皆对童英的诸多观点甚为认可。

    而当王秀荷与唐世勋之间搭建好鸽站以后,童英对于祁阳攻略的诸多建议便由王秀荷将之传递给唐世勋,这对于唐世勋而言可是极有益助,因此唐世勋很相信自己所看重的人选,他认为童英能够胜任参谋部的工作。

    话说回来,莫要看唐世勋将东、西、北三路联军的战略统筹等要务交给童英来主理,这看似权柄极大,但唐世勋、陈建志、柳大钧等人全都在参谋部,还有必然会妒忌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南明谍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石影横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石影横窗并收藏南明谍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