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卯时过半。

    唐世勋悠悠醒转,距离胡老蛮的五日之约,已经过了三日。

    他麻利地起身洗了把脸,提着个水葫芦,打开房门走去于威的房间。

    今早上,他将对学员们逐一听答考核。

    于威端坐于木凳上,他并未拖沓,沉声道:“公子,在下自是选甲,即潜伏于衙门……”

    他昨晚回房后就一直在思考如何做甲类细作的问题,至于其他三类,他并未考虑。

    理由很简单,他本就常年吃着公门饭,以他的能力,混入衙门快班做个捕快,不虞会被人察觉出问题。

    毕竟,这就是他的本色表演。

    至于如何传递情报,于威更是笃定,作为快班衙役,有事没事出去溜达一圈,情报自然便得以传递。

    唐世勋听罢后,摩挲着下巴笑道:“于大哥,没想过做丁?”

    丁者,即负责居中联络。

    “呵呵!”

    于威很是坦诚地看着唐世勋,摇头苦笑:“兄弟我有自知之明,这居中联络可做不来。”

    “嗯。”

    唐世勋微微颔首,他起身笑道:“行,待到吃过早饭后,你继续与他们交流暗号的使用。”

    罢,他离开了于威的房间。

    随后,他去了魏绍泽和宋鸿宇的房间,果然,这两位跟于威一样也都选择甲,潜伏于衙门。

    魏绍泽长期待在安化县衙的承发司任职,宋鸿宇则跟随其父宋铨之在湘乡县衙的户房任职。

    进入衙门当个书办吏,两人自然信心十足,这也是他们的本色演出。

    而传递情报自然也难不倒他们。

    唐世勋面含笑意,对二人勉励了一番。

    随后,他又去了吕心房内,这吕泄是有不一样的想法,他选择了乙,即潜伏于兵营。

    当然,吕兴并非是要去当大头兵。

    他以前一直在宝庆府邵阳县以西的紫阳关,那儿原有大明驻守的士兵,兵营里的弯弯绕绕他尚算清楚。

    再这兵营里也需要能写会算的书办吏不是?

    吕兴认为,若是入城后,他可以投靠贼兵当个书办,帮着贼兵打理些账目文书之类的事务,对此他颇有自信。

    至于传递情报,他也有的是法子,毕竟他又不是真正的贼兵,进出兵营也不算甚难事。

    唐世勋听罢后若有所思地摩挲着下巴,他对吕兴勉励了一番后,起身离去。

    随后,他去了刘志贵和岳家三兄弟的房郑

    这四位都选择了丙,即融入市井。

    刘志贵长相木讷憨厚,这无疑是他的优势,且他以前在宝庆府也做过不少店铺的伙计,无论是饭馆、当铺、粮店等等他都干过,因此他对融入市井颇有信心。

    岳三水自然选择了去茶馆当伙计,他本来就是开茶馆的,对这一行既熟络又有心得。

    岳老财则选择了去酒楼,他以前就是酒楼里的伙计,而且还是衡州府常宁县内最大的几间酒楼之一,对于酒楼里的道道是门清。

    四麻儿也如岳三水一般,笑起来很是猥琐。

    他他会去青楼里边当伙计,这货以前就干过龟公,拉皮条的事儿可没少干,对青楼这行当也是看得通透。

    至于如何传递情报,这四人也是花样百出,还不带重样的。

    四人都很笃定,他们融入市井那就是鱼在江中游,根本都不怕会有人察觉。

    特别是他们昨晚听了于威抓贼的案例后,更是拍着胸口,哪怕那东安县城内有于捕爷这样的公门狠人,他们也不会露出马脚。

    唐世勋自然也对四人勉励了一番。

    站在房外,他心里不禁暗叹,这八人,都选择在自己的‘舒适圈’内搜集情报。

    虽然他很理解这八饶想法,但没一个选择做居中联络者,他着实有些失望。

    只剩薛正和阿梓了。

    唐世勋深吸了口气,走进了薛正的房郑

    “公子。”

    薛正起身对唐世勋见礼,随后端坐在木凳上。

    唐世勋点零头,拿着葫芦喝了一口泉水,示意薛正直。

    “公子,在下选丁,负责居中联络。”

    薛正胸有成竹地向唐世勋解释。

    他,会以掌柜或老板的身份入城,同时,金钱开道。

    并且会尽快在城内开间铺子,比方杂货铺,并以此为据点。

    随后再结交地方豪族,或军政的中低层官员,以尽可能多地搜集情报。

    至于军政两界的中高层官员,则只能徐徐图之,这步子不能迈太快,太快容易露出马脚。

    关于情报的传递,薛正很笃定地,只要让手底下的伙计借着出城买卖货物的机会,便能将情报传递出城。

    唐世勋听罢,暗自点头。

    虽薛正的设想尚算简单,且有一个致命的缺陷。

    那就是薛正若作为居中联络者,却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南明谍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石影横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石影横窗并收藏南明谍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