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中正的声音在太和殿内回荡着。

    众人听到‘议和’两个字,均是抖了抖!

    呵!笑话!

    议和与否,什么时候轮到藩王提议拿决定了?!

    即使你刚刚取得大战胜利,即使你刚刚异域扬威,那也是个边境藩王,还是刚刚就藩,没什么谈话资格的藩王。

    而且,你一个边境藩王,不想着好好打仗,谈什么议和?!

    阴谋?!奸计?!

    底下的范文正差点自己呛到自己,刚刚还在感叹宁王变成熟了。

    怎么转眼就提出这种提议?

    昏聩!不智!

    好好的等待朝廷奖赏不好吗?掺和什么议和!

    他心的,动作的抬眼,看上首的皇帝陛下。

    见他端坐着,脸上还是抑制不住的开心,方才悄悄松了一口气。

    在他看来,宁王应是大明一大贤王,可别将自己再给折腾进去了。

    在议和这个话题出来之后,其他朝臣们也不像刚刚那样,端着表情静静的听。

    仿似终于找到对方露出的破绽,一个个的开始交头接耳,交换着情报。

    老朱手指敲击着大腿,不动声色的看着群臣,嘴角上翘的弧度更大了些。

    老十七是真的很会挑动群臣的那根神经呀。

    不信,你看看,台下的一个个,没有一个人还能泰然处之。

    “儿臣先表明一下态度,儿臣是万分赞成议和的!”

    随着太子大声将这句话念出。

    台下那些消息不灵通,还没有听到奏报全部内容的臣子,将快要跳出来。

    比如,方孝孺!

    身为大儒,坚持华夷之辩,中华为正统,夷狄为藩属。

    他身为儒家弟子,焉能坐实明朝刚刚开国就走上和蛮夷糅合的不归路。

    不过就在他下一秒跳起来之前,身旁的刘三吾赶忙拦住了他。

    对他轻轻摇头。

    示意先听完太子读完。

    面对自家阵营的阻拦,他也分外气愤,他涨红着脸庞,气呼呼的看着刘三吾。

    却没有挣脱他,而是默默后退,目光紧紧的盯着太子。

    被拦下不要紧,反正是给太子面子,等太子读完后的第一时间,他就会出列反对,大骂乱臣贼子!祸国殃民!

    他反对宁王的决心,自始至终是不会改变的。

    他的目光灼灼。

    周围的人不自觉的都偏了偏身子,不想理这等略显疯狂的人物。

    台上的老朱,当然也看到了。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的只赢有趣’两个字。

    太子的声音还在继续:“臣也恳请父皇请诸位朝臣共同商议,议和条款。当然,若是诸位对议和条款不太熟悉,不知道如何下手的话,儿臣先草拟一份,以供大家参考。”

    念到此处,朱权不自觉又停了下来。

    他十七弟真...当真是...

    自己的弟弟,不该用‘异想开’这样的词语形容。

    他转头看了一眼父皇,看看也没有给予反应。

    老朱仍然是身体后倾,靠在椅背上,右手五指敲击着大腿,什么反应都没给朱标。

    可是老朱没有反应。

    在下面已经忍耐半,忍无可忍的方孝孺一个箭步出列,快如闪电。

    上朝这么多年,这是他第一次如此迫切的想要话。

    “陛下!太子!臣弹劾宁王朱权擅权!

    身为大明藩王,封地就在北地边境,不想着为国征战,消灭强敌,大破敌阵!现今竟然上书主动议和,这是对朝的侮辱!是对大明的不负责!

    身为陛下的儿子,不思为国去忧,战场破敌,是为不孝!

    身为享受万民供奉的亲王,不思保家卫国,反而主动请求议和,浪费朝廷供奉,愧受万民期待,是为不仁!

    身为一国将军,陛下委其为骠骑将军,有独立行动之权,如此委以重任,剖以心腹,却不能对君尽忠,是为不忠!

    ......

    陛下,宁王殿下主动提出议和,如此作为,岂是大明藩王所为?

    恳请陛下重罚,以杜绝下人效仿!”

    方孝孺一张书生的嘴,自从开喷之后,整个大殿之上,就是他的主场。

    他的声音激昂澎湃,他的面色潮红,他的唾沫几次喷到身旁李景隆的身上。

    一众武将愣愣的看着火力全开,唾沫横飞的儒生。

    尤其是李景隆离得最近,看的最轻。

    他可是知道奏折全部内容的。

    可是此时听到方孝孺的控诉,竟然被洗脑般的服,竟然觉得十分有道理。

    他重重的捏了下大腿,眼神恢复清正。

    这帮儒生还是不能轻易招惹啊,一张嘴,简直能让黑白颠倒,万物变了模样。

    什么宁王不思报国,宁王杀了一战杀了二十万蒙古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明:庶子天生异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山久在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山久在高并收藏大明:庶子天生异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