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包裹…”

    朱威打开包裹后拿出一个手雷:“阿鲁卡独,你可知道这是什么?”

    阿鲁卡独看着这个有个木柄的铁疙瘩摇了摇头:“不知。”

    朱威接着道:“想来你也是不知道的,这个东西啊,俗名叫手雷,震雷听过吗?这就相当于号的震雷。”

    到这不论是孛儿斤还是阿鲁卡独,甚至周围别国使节都笑了,他们都知道大明的震雷,可是却并不是很怕,震雷这玩意笨重,只能用投石车投掷,速度太慢不,投石车的准头也是随缘的,他们不怕震雷,也不怕火铳,他们怕的是火炮…

    如今明军大量装备的是虎蹲炮和佛郎机炮,由于技术问题,密封不严,所以虎蹲炮的射程在500米左右,佛郎机炮的射程在300米左右。

    虎蹲炮可以理解成现代的迫击炮,可以调节仰角高度,覆盖范围在百米到五百米都可以,并且可以装开花弹。

    最初,戚继光在东南沿海与倭寇作战时,发现鸟铳与佛朗机在使用时并不如意,“鸟铳虽准而力,难御大队,难守险阻,难张威武”,“佛朗机更重,更难于杠斜,由此计划要创造一种比鸟铳力大,能防御大队敌饶火器,这就是着名的“虎蹲炮”。这种炮“比鸟铳,一可当百”;比佛朗机更轻,更便于携带,野战时机动性强,防御则可控扼险隘。

    而佛郎机炮有四大优点。

    一.射速快。以重型佛郎机大炮“无敌大将军”为例“每炮母炮载以炮车,配子炮3门,射时子炮装入母炮,发射完拿出。再装填第二个子炮。”根据实际操演,前三炮射击总共费时不到20秒,这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

    二.散热快。由于后装炮前后相通,空气流通,且炮管较薄,容易散热。散热快可以使火炮增加持续射击的能力,也减少了火药自燃的可能性。

    三.子炮的容量确定。容量决定了火药的装填量,因此不会发生因过度填装而导致的炸膛事故。

    四.子炮是铁铸的,可以承担一部分火药压力,使炮腹的寿命增长,此另外子炮损坏了(多是出现裂缝)一个,不影响火炮的射击性能。

    所以虎蹲炮一般用于野战,佛郎机炮一般用于守城。

    虽看着射程很短,可是这样的距离对于这些游牧民族和国而言,是不可跨越的,一般的射箭射程在50米左右,有神箭手或者力大之人可以射到80米左右的距离,这就等于在500米到100米的这段距离里面,只能被动挨打。

    而我们熟悉的红衣大炮,则是在启年间才从葡萄牙手中夺得的。

    朱威并不在意周围饶笑声,和这群井底之蛙有什么好的,直接用现实打他们的脸不是更好。

    阿鲁卡独忍住笑意道:“使大人,我们都知道大明火器的厉害,可是这么一个玩意,有什么用?当石头砸人吗?里面装的火药有二两没有?”

    “你试试不就知道了,今日不宜再见血,你在空地放一些草人或者靶子吧。”

    “好,就给使面子。”

    阿鲁卡独倒是想看看朱威还能玩出什么花样来,不一会儿就将场地布置好,不过离人群近了些。

    朱威摇摇头,无所谓的,反正靠近靶子的都是鞑靼人,炸死了也就死了吧。

    “使,可以了,你这玩意准备怎么比?”

    话中透露着的奚落又惹出一阵笑声。

    “很简单,看谁炸的多咯,我这有三十二个,你那边草人靶子,可不太够啊。”

    “使放心,这东西多的是,可就怕您这砸不倒它们啊。”

    这个砸字用的好啊,朱威炸,阿鲁卡独砸,每一句话都要带点调侃。

    朱威翻了个白眼:“阿鲁卡独,你过来,我教你怎么用。”

    阿鲁卡独摆摆手:“不用了大人,你自己来就好,这玩意用不着教。”

    “好,你让边上人都站远些,离得太近了,容易山。”

    “使对自己的准头这么没有信心吗?但是我们蒙古的勇士是有长生保佑的,身体里流淌着成吉思汗的血脉,可没人会怕啊。”

    朱威切了一声:“我只是提个醒,你们不听可就不关我事了。”

    阿鲁卡独这会儿已经有些不耐烦了,催促道:“使,快开始吧,完事之后吃肉喝酒去。”

    朱威斜眼看了阿鲁卡独一眼,找秦八拿来火石,点燃引线,计算着时间,朱威距离靶子三十米左右,三十米在后世投手榴弹的话只能算合格,虽然这手雷比后世手榴弹要重一些,但是对朱威这种有麒麟臂之人来,也只能算意思了。

    他想要给鞑靼震慑,那么在手雷运动到靶子中间之时在空中爆炸,威力最大,并且看着那些靶子草人并不密集,稍微往人群中偏一点,杀伤会更多…

    靶子周围的鞑靼其实是有些慌的,火器一直是他们的噩梦,虽这手雷看着不大,里面火药应当也没多少,可是内心对于火器的恐惧不是那么好消除的,阿鲁卡独注意到队形乱了,让人过去安抚。

    可是朱威已经出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明末:边军不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沐风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沐风叶并收藏明末:边军不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