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是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

    如果不是之前已经积攒了一部分的资料,甚至造就出《赛里斯演义》,罗兰还真没有信心提出这个概念。

    又一次私下举办的奥术沙龙当中,学派内部好些人听说了之后纷纷表示:“亚特莱茵语,龙语,精灵语等等也有各自的‘成语’。”

    “这种东西原本就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

    “不过,像赛里斯语这么精炼简短,内涵丰富的,还真堪称罕见!”

    “不错,这也体现出了赛里斯语所拥有的高信息密度特征。”

    罗兰表示:“成语之于赛里斯语,本质上是一种信息的高度压缩。

    它的底层原理是语言的任意性,同时也是文化模因的传递。

    以‘守株待兔’这么一个词拆开来举例,认真学过赛里斯语文字的人,‘守’、‘株’、‘待’、‘兔’这四个字他每一个都认得,连在一起,也能连蒙带猜的知晓个大概。

    但如果没有经历过相关文化的熏陶,不知晓这件事情背后的典故,就不会理解它真正的内涵。

    信息的传递就会失真。

    这种文化模因的传递,本质上也是一种‘梗’。

    需要拥有相同文化模因,才能把‘梗’的共鸣体现出来。”

    他说到这里,当场就把守株待兔的故事说了一遍。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最早出自《韩非子·五蠹》,带有不知变通,不劳而获的贬义。

    在后世也衍生出了类似“以静制动”的中性意义。

    同样的道理,还有“三人成虎”,“明日黄花”等等。

    照着字面上的意思来理解就是……三个人变成了老虎?

    明天的黄花?

    但实际上它所表达的是以讹传讹,捏造事实的谣言传播,还有重阳节过后的黄花,过时无意义。

    不了解这些成语的由来和典故,就会导致望文生义,产生极大的谬误。

    语言学当中的“能指”和“所指”的联系具有任意性,很多时候,真的是可以胡乱搭配的。

    一些生涩的词语,当真如同黑话,叫人摸不着头脑。

    这也是罗兰一直强调历史文化土壤的原因。

    赛里斯语根植于此,缺少了这些土壤,就真的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呃,听不太懂,但好像又有点儿明白伱的意思……”斯考德等人懵懵懂懂道。

    现在赛里斯学派方兴未艾,好些人对赛里斯语也是一知半解。

    还没有足够深厚的文化功底来理解吸收呢。

    “比方说,篮球和鸡,原本并无联系,但我希望,大家试着把篮球和鸡联系起来想一想。”

    罗兰举了一个前世蓝星互联网上非常著名的例子。

    “篮球和鸡?”众人彻底懵了。

    “对,当你大胆设想,并且和志同道合的学派成员之间约定俗成,规定了它的‘意义’,就形成了一个梗。

    成语的本质,也是一种梗!”

    “这么说来,鸡打篮球,也可以是一个成语?”

    聪明的斯考德同学恍然大悟。

    “孺子可教也。”罗兰欣慰而笑。

    鸡打篮球,的确可以是一个成语。

    还是一个自带声音和画面,能够钻进人的脑海里面的成语.mpg呢。

    当然,能否传承和发展,就难说了。

    “说起来,我更加愿意用文化模因论来解释成语的生成和传递。”

    所谓模因,是指在模因理论中文化传递的基本单位,在诸如语言、观念、信仰、行为方式等在文明中的传播更替过程中的地位,与基因在生物繁衍更替及进化的过程中相类似。

    它的词源“meme”,汉译“模因”,实在是信雅达的典范,充分体现出了“基因”的相关联系。

    而如果用计算机编程语言的术语来解释,成语就是一个又一个的常用函数,是一个可以反复执行的程序段。

    充分利用成语典故,可以言简意赅,意味深长。

    就好像写一个功能,多多利用已有的函数,就不必再多写代码。

    赛里斯语当中的成语,也拥有着高度概括的功能,寥寥几字,讲述一个经典故事,传达一些复杂意义。

    它就相当于“赛里斯语言”的标准函数库。

    或许,完成了魔法化构造之后,可以对许多咒语和法术卷轴的抄录产生积极的改良。

    字典当中的赛里斯语文字数量是相对固定的。

    好比GB2312标准的简体中文编码表,收录汉字6763个。

    罗兰在前世蓝星的时候,为了掌握五笔输入法,就曾经全部练习过,可以依靠变异灵魂的记忆金手指全部背下来。

    即便是未曾掌握的GBK汉字内码扩展规范,包含GB标准全部汉字和非汉字符号,CJK汉字,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奥术之语言学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不问苍生问鬼神并收藏奥术之语言学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