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民一个朗朗晴天。

    “我等支持国公知政制院!”

    富弼和李紘拱手一礼。

    “好。”

    赵骏又点了点头。

    接着其余吕党、王党等宰相团体的党羽,也都纷纷上来表示支持。

    就连贾昌朝、陈尧佐、王拱辰、章得象、宋庠、宋祁等几人也来表态,称支持宰相们的决断。

    顷刻间好像赵骏一下子得到满朝上下的一致认同。

    但实际上贾昌朝、陈尧佐、王拱辰、章得象、宋庠、宋祁等人都是吕夷简王曾他们的党羽。比如贾昌朝几人都得到过吕夷简的举荐,而宋庠和宋祁在吕夷简与王曾开战时支持王曾。

    其余刑部尚书兼三司副使的夏竦、同知枢密院郑戬、御史中丞范讽、枢密使张耆、三司使程琳、枢密副使王德用、签书枢密院事陈尧佐等十余名一二三品左右的高级大臣,则一言不发,静静地看着场间情况。

    别看这里不少人在后来都联合起来跟范仲淹新党干仗,但那是因为他们必须进行利益同盟才能击败范仲淹。在庆历新政之前,他们与吕夷简、王曾等人,也未尝不是政敌关系。

    比如夏竦和吕夷简关系就不好,郑戬弹劾过吕夷简和盛度。吕夷简罢黜过范讽,程琳居曾向刘娥进献《武后临朝图》,被范仲淹厌恶等等。

    所以他们未必会和吕夷简王曾等宰相站一边。

    只不过由于目前的局势太诡异了,这些老狐狸不敢轻易站队,因此一个个沉默不语。

    现在敢站出来说话的,不是诸多御史言官,就是一些铁头娃、愣头青。

    如张宗谊、张奎、韩琦、刘元瑜等。

    此刻支持者明显占了多数,加上不少朝臣中立,这二十来个反对者成为了少数。

    一时间殿内立场泾渭分明,支持者至少有三四十人之多,剩下还有几十人则没有贸然出头,静观其变。

    “赵骏,你怎么看?”

    所有反对者和支持者都站了出来,直到此时,赵祯才看向赵骏。

    他很期待赵骏会怎么处理眼下的问题。

    听到这句话,大家的目光自然也看向赵骏,包括宰相团队里表示要支持他的人,都是一脸疑惑。

    既然要做百官之首,大宋士大夫的领头羊,那就自然要彰显出他的能力。

    赵骏就站了出来,走到赵祯台阶下,背对着赵祯,面视百官,环伺一周,看向最前面的那个反对者问道:“你叫什么?”

    “监察御史张宗谊!”

    张宗谊昂然挺胸抬头,似乎不畏权贵。

    赵骏想了想道:“你为什么反对我执政?”

    “你一个来历不明的人,如何能当得起大宋执宰?”

    张宗谊说道。

    赵骏就笑道:“我记得天圣年间你们家有人伪造地契夺族人田,还说这族人是来历不明者,并非你的族人,你当时装聋作哑,还是大理寺丞章频破了此案。你马上与家人撇清关系,现在又搞来历不明,你这是旧疾复发了,跟你家人一个德性啊。”

    “你!”

    张宗谊大怒。

    赵骏说道:“我的身份官家知道,诸位相公也知道,就你不知道,你算老几?罢职免官!”

    “张宗谊纵容家人夺族人田地,罢职!”

    赵祯顺势说道。

    张宗谊惊骇不已,连忙拱手说道:“官家,这是赵骏肆意报复,臣绝没有纵容家人。”

    “拉下去!”

    赵祯摆摆手,以前他绝对不会这样对官员,但现在为了祖上江山,不得不如此了。

    立即就有禁卫上来,拉着面如死灰的张宗谊离开。

    接着赵骏看向张奎,问道:“你叫什么?”

    “殿中侍御史张奎!”

    “为什么反对我?”

    “自是为了维护国家法度!”

    张奎抬起头说道:“你并非科举入仕,按例决不能担此重任。”

    “我听说过你,人不错。我前段时间让皇城司查那些御史,看看有没有和马家韩家勾连着,查你的时候发现你为官还是很好。”

    赵骏说道:“但有一点你就错了,法度是会变的。汉代没有科举,只有察举,未来几十年后,可能会没有科举,只有高考。孔子还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如果一个人的才能超过大家,为什么就不能带领大家走向光明的道路呢?”

    张奎还想说点什么,赵骏摆摆手道:“别揪着什么法度不放,规矩是人定的,要灵活运用。当官也是,死脑筋的人在官场上走不了多远。”

    旁边范仲淹脸色一滞,哀怨地看了赵骏一眼。

    赵骏说完后也没搭理张奎,又看向下一个。

    那人站直说道:“太常礼院吴育。”

    “哦。”

    赵骏环顾四周,问道:“谁是刘元瑜!”

    人群里刘元瑜站了出来说道:“本官三司盐钱副使刘元瑜!”

    赵骏就对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玩蛇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玩蛇怪并收藏人在大宋,无法无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