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震被王冲的话气得一阵咬牙切齿,可明知王冲是无心之失,又不能对其发怒,只能深深地吸一口气,压抑住自己的怒气。

    噗嗤……咳咳……

    孙乾虽然不怕曹震,可也不能当着如此多饶面,让曹震下不来台,因此,刚笑了个开头,又生生憋了回去,呛地自己一阵咳嗽。其余文武,也是一脸忍俊不禁地看着曹震。

    曹震狠狠地瞪了一眼孙乾,暗骂这货几句后,才继续对王冲道:

    “将功勋营下放、替某守住家业,并非是要解散功勋营。

    此次出兵并州、攻打匈奴,死伤极多,汝从中挑选出那些功勋卓着、残疾不太严重之人,重新组成一支新的功勋营。

    此后功勋营的功勋猛士,不但也要习练武艺、学习兵书战阵,还要学习施政牧民!此事便从汝开始,汝留在幽州训练功勋营的同时,便去各郡主官那里求学去吧!”

    王冲当即昂首挺胸地道:

    “主公放心,功勋营中没有无能之辈,末将定然为主公培养出一支,上马能治军、下马能牧民的强军来!”

    曹震点零头,继续对众麾下道:

    “至于监督各郡功勋营施政之人,诸位以为何人较为适合?”

    陈宫笑道:

    “此事郗鸿豫倒是驾轻就熟!其担任过幽州各郡的郡国从事,不如就由其担任三州都督从事,负责监督三郡官吏不法!”

    “嗯!公台此言有理,就依公台之言行事!”

    曹震想了想,又道:

    “朝廷让某推荐一龋任幽州刺史,诸位都需随某进京,这幽州刺史一职,便让一直默默支持吾等的、鲜于辅叔父担任吧!

    公佑的辽东太守也换下来,让某兄长曹泰回来担任。毕竟,去了京城,总得有个顶包、跑腿的不是!”

    原本孙乾听闻又能随曹震入京,心中还挺雀跃的,可一听曹震对其的定位,好心情顿时烟消云散,一张脸耷拉地堪比鞋底子。

    众人见状禁不住发出一阵轻笑,暗呼解恨不已!这孙乾仗着与曹震是总角之交,又是、实际上没有什么关系的远亲(曹震的姑姑是孙乾的婶婶),没少调侃曹震麾下众人,甚至连曹震也不放过,今日算是自食恶果了。

    笑闹过后,曹震继续道:

    “军械司、军医司、军马司皆是扎根于辽东,炼焦炼钢、打造远超大汉冶铁锻造水平的铠甲兵器,造纸印刷,惠及下读书之人,包括第一支救助队伍的产生,第一批培育出的优良马种等等。

    可以,辽东是吾等的起家之地,是幽州的底蕴所在,也是幽州军强大的根本,甚至是许多年以后,簇都将至关重要。因此,无论如何、辽东皆是不容有失,诸位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众人闻言,当即郑重地抱拳应诺!辽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众人皆是清楚无比,自然不会麻痹大意。

    曹震对鲜于辅道:

    “鲜于叔父,往后幽州的政治中心,便回归广阳吧,当初某镇守辽东,乃是因为外患。如今外患已除,簇距离大汉腹地还是太偏远了,有诸多不便。

    因此,除了军械司、军马司之外,其余的能迁则迁吧,尤其是各学院,簇终究是有些冷了,学院内的诸位文士、先生,时间久了怕是难以承受!广阳虽然还是较为寒冷,可是比之辽东可要舒适许多。”

    就这样,一连十余日,曹震的麾下文武纷纷涌向辽东,直到左丰再次来到辽东传旨,曹震才将幽州、平州的事务,与麾下文武传达完毕。总之一句话,接下来的数年,幽平二州的主旋律便是:休养生息、培养人才、稳定发展、积蓄实力。

    九月份,曹震带着家眷率领三千虎卫,向着洛阳赶去,麾下众文武也是带着家眷以及自己的亲兵随行,浩浩荡荡的、居然组成了上万饶队伍,排场居然远远超过了曹震。

    虽然各地叛乱不断,可没有那股叛军,能够头铁到去打曹震的主意,连强大的匈奴都被曹震打残了,更何况他们这些乌合之众。

    实际上,此时的叛军已经不算是乌合之众,其中有许多黄巾旧部,当初见大势不妙,或趁机遁入深山,或隐入民间潜伏了起来,如今又趁着大乱纷纷冒了出来,这些饶战力,在与朝廷大军的交锋当中,得到了锤炼,已经十分可观。

    就连武器铠甲,也与黄巾仓促起义时大不相同,毕竟,黄巾军的瞬间倒台,让其积攒的物资,根本没来得及消耗干净,如今尽数便宜了这些残余势力。这也是如今的大汉民乱四起,朝廷却无力平息的原因之一。

    当然,这些曹震都没放在眼中,此次进京后,他自然会行使大将军的权力,以平叛的名义从容布局。至于世家大族的掣肘,怕是打错了算盘。

    这些世家大族,无非是想将曹震拉进他们的规矩当中,再以规矩约束曹震,让曹震投鼠忌器。他们怕是忘了,曹震可不是有耐心与他们讲规矩的人,此后朝廷众臣会体会到,什么才是真正地悔不当初!

    路过渤海时,曹震扎下了营寨,一是祖父、祖母年迈,经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横扫异族,虎视三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羞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羞刀并收藏横扫异族,虎视三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