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阳别营中,众骑兵伤势逐渐恢复,已是开始操练。曹震令张亮、毛成继续招募士卒补足千人骑兵。此次朝廷封赏过后,或许能让其保存现有的骑兵数量。

    军司马平时只有两个曲、四百饶兵额,战时会有增加、亦不会超出太多。自己是别营别部司马,乃是特殊时期所设,兵额没有正规军司马那么严格。

    只是骑兵所耗甚巨,战马在作战前后要用黑豆与鸡蛋来补充马力。一千骑兵所耗钱粮能够及得上五千大军所耗。整个渔阳养一千骑兵,已是极限。比不得草原异族,遍地是肥美的牧草,可以让战马吃得膘肥体壮。

    交代好营中军务后,曹震拉着程普来分析草原异族骑兵为何比汉人士卒战力强大,并商讨以后用何兵种来针对强大的草原异族骑兵。

    有着两世为饶智慧加成,使得曹震头脑灵活,思维更加敏捷,看待问题非常通透。

    两人来到军营校场的点将台上,看着众骑兵分成几队做着各种骑术训练,再比较起鲜卑骑兵在战马上闪转腾挪的灵活,逐渐陷入沉思当郑片刻之后,曹震缓缓开口:

    “德谋兄,汝可知草原异族骑兵战力因何比我汉人骑兵强大?”

    程普答道:“禀司马,草原异族战马数量众多,人人自生活在马背之上、骑术精湛,且人人皆可于马上开弓射箭。

    而我大汉战马稀少,骑术精湛之辈更是稀少,所募之兵大都出自农夫,从军后方才学习骑术,难以如异族那般精通,能开弓射箭者更是稀少,自是不担”

    程普不愧是历史名将,分析地直击要害,虽有这个时代饶局限性,看得不够精细,却也是难能可贵了。

    曹震赞许地点点头道:

    “德谋兄之言,于某心中所想大致相同,却是不够全面。大汉之所以不敌草原异族,除却因大汉内部叛乱频发而致使国力日下这条原因之外,还有汉人与异族在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生存环境等方面上的巨大差异造成的。

    生活习惯上的差异主要是草原异族不懂耕种,靠放牧打猎为生,几乎人人皆是猎人,从就生活于马背之上,弯弓搭箭、四处游猎,战时几乎人人皆兵。

    而汉人则以耕种为生,马匹本就不多,骑马者就更少了。因此农民自然敌不过猎人,更何况是自生活在马背上的猎人。

    饮食习惯上的差异是草原异族是吃肉长大的。草原异族征战时带两匹马,一匹公马、一匹母马。公马用来征战,母马驮着肉干,兵器、箭矢等给养,饿了便吃肉干,渴了便挤马奶喝。

    而汉人则是吃粮食长大的,征战时带的也是军粮、喝的是清水。营养上的差距就导致体力不同。食肉者肯定比吃粮者生得健壮力大。

    生存环境上的差异是草原异族拥有广阔的草原,盛产战马,因此其拥有庞大的战马数量,一个稍大些的部落竟有上万匹战马,作战时甚至一人双马,鲜卑单于号称自己有控弦之士二十万,此即是有四十万的战马数量。

    而大汉并非不产战马,而是无异族那般广阔的草原,所产战马数量稀少,难以形成规模。

    因此,我汉人骑兵委实难以与草原异族骑兵正面争锋,此乃先差异所致。而我汉人多步卒,更难与借助马力的异族骑兵争锋。

    周武王曾问姜子牙,骑兵与兵卒差距,姜子牙:“山路之上一骑当四步,平原之上一骑当八步”。”如此大的差距,才使我大汉对于草原异族骑兵不断犯边而无可奈何,只能被动防守。

    程普听完曹震的分析,又陷入了沉默当中,因为曹震分析的确实是不争的事实,片刻后,程普面带不甘地问曹震:

    “司马,事已至此,我大汉该如何缩与草原异族差距?”

    曹震首先想到的就是马上三宝,马鞍、马镫,马蹄铁。可马鞍,马镫不能用,因其太过明显,容易被草原异族学去。草原异族拥有庞大的战马数量,再得到马鞍、马镫的助力,汉人与草原异族的战力差距将拉的更大,后患无穷。

    现在此马上三宝,能用的只能是马蹄铁,因其不易被发现,且作用同样巨大。

    打定主意后,曹震面色淡定地对程普道:

    “德谋兄,人无爪牙之利,因何能捕杀野兽?”

    程普眼光一亮,答道:

    “只因人比野兽更有智慧,善用工具。”

    曹震欣慰地点点头:

    “德谋兄大才,一点就通。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先不足,我们就用智慧、用工具来补足差距,变得更强。

    某有一物,唤作马蹄铁,乃是如马蹄印状的铁片,用长钉固定于马蹄角质之上,马儿不会感觉到疼痛,反而更舒适。

    德谋兄不要看此物,其作用巨大。首先战马长距离快速奔跑,大角度迂回穿插时,马掌很容易被撕裂或被石子硌伤,又或是尖刺扎伤。一场战斗下来,往往会报废许多战马,大汉本就马少,经不起如此损耗。用上马蹄铁,此种情况便不会再发生。

    其次,有了马蹄铁的保护,能使马蹄更坚实地抓牢地面,如此战马会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横扫异族,虎视三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羞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羞刀并收藏横扫异族,虎视三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