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李慎这不是他的产业李世民也颇感意外,于是疑惑的问道:

    “村民还有本钱开杂货铺?”

    “阿耶,这家杂货铺的东家原本是我作坊上的管事,每月工钱两贯钱,加上年底的奖赏每年差不多有三十贯钱。

    后来问我这钱能做什么生意,我就让他在村里开一个杂货铺。现在都是他家的婆姨在看铺子,他还是在我那上工。”

    “哦?你还能把肉给别人吃?”李世民用怀疑的眼光看着李慎

    李慎囧着脸看着李世民“阿耶,我是个好人!”其实李慎就觉得这点肉太少了。

    “是啊陛下,纪王殿下是个好主家,纪王鼓励村民农闲时做点营生补贴家用。如果没钱纪王还会借本钱给他,我们庄子有好几个都出去跑商了。”张大在一旁赶紧证实李慎的是真的。

    “纪王殿下,鼓励从商可不好,从商后可就是贱籍了,你这是把百姓往火坑里推啊。”王维取抓住了机会。

    “这位贵人可不能这么,纪王殿下是好心,百姓们都穷怕了,只要能过上好日子,吃肉,贱不贱籍的,我们老百姓不在乎。就算不是商人,贵人们也照样看不起我们种地的。”张大对于敢李慎坏话的人毫不客气的回敬。

    李世民点点头后出了杂货铺,李慎就带着众人往另一边的村口走,刚走到村口李世民就隐约听到了朗朗的读书声。

    李世民驻足细听发现是从前方不远处的一座大宅里传出来的。

    “那是何处?”李世民指着那处宅子

    “回阿耶,那是一处学堂”

    李世民没有话,而是直接向着学堂而去,走进大门这里跟别的学堂不同,李世民看到中央有一块大的场地,类似校场一般。

    有两排教舍,隐约可以看见人影,李世民悄悄的走近一间教室,前面正有一位教俞拿着书在给下面的孩子授课。

    李世民又走了几个教舍都是如此,只不过孩子的年龄不一样而已。

    “你这里有多少孩子在读书?”李世民回头问李慎。

    李慎一脸茫然的,又回头看张大,他是村长应该知道。

    “回陛下,差不多六百多孩子,大部分都是两个庄上的,还有一些是工坊家的孩子。”张大回道,大皇庄食邑五百户,一家一个孩子就五百多,更何况还有不止一个的。不过大的大的。

    “这么多?”李孝恭在旁惊讶万分,

    “过几会更多。”张大回道

    一旁的房玄龄听到后好奇的问道:“这是为何?”

    “王爷又加了八百食邑,如今在统计郑就是那边那个村子,听都是王府的侍卫家眷。

    这些王掌柜已经开始在后面丈量土地准备建教舍了。这里的孩子读书不花钱还管饭,谁家有孩子都愿意送过来。

    不过只有王爷的食邑有这个好处,外村人羡慕的狠。外村都想把女娃嫁过来,这几年就我们大皇庄都有几十户添丁的。”张大骄傲的解释道

    “陛下,纪王大善!”房玄龄也是夸赞道

    六百多孩子免费读书还管饭,这一年花销可不啊。再加上教俞的工钱,你给少了哪个文人愿意来你这个地方教书。不是认字就能当教俞的,必须得是饱读诗书之人才够资格。

    “嗯!这些朕之前都知道,只不过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看到皇庄,朕心甚慰”李世民开心的笑了。

    这个十儿子有时候确实给他长脸啊!而且为人心善,就是有些贪财,视金钱如命。这点让李世民也头疼。

    “这都是儿该做的”李慎装作腼腆的谦虚着

    “纪王可真有钱啊”本来和谐的场面被一声突如其来的感叹破坏了。

    众人闻声看去,都想看看是谁这么不合时夷了这么一句话,可当众人看过去的时候又都沉默了。

    这道大煞风景的话果然出自滚刀肉程咬金,而他还毫无自知的在旁边和尉迟敬德对着周围指指点点品头论足。

    李世民黑着脸,走出了学校。本来应该是父慈子孝的感人场面被这个老货一句话搅没了兴致。

    随后李慎带着李世民出了皇庄来到他自己的地里。此时正好有很多百姓在地里耕种。

    “阿耶你看,他们现在用的就是新式的犁,我起名叫贞观犁,省时省力速度快。要不然我就又要雇佣别的村的人种地了。”李慎指着田里耕种的人道

    “看着倒是快一些,走过去看看”

    李世民还是要近距离看一下的,走到田边众人发现农户用的确实跟他们见过的犁不一样。

    李慎又让人拿来了以前用的犁对比

    “陛下,臣想试一试。”话的是治书侍御史马周,马周可是一个传奇人物,毛爷爷评价诸葛亮都不如马周。可见马周是多么有才华之人。

    而马周自幼就穷苦家庭出身,耕地当然不在话下。

    “好,那爱卿就来试一试有何区别。”

    李慎安排人把两个犁都套上牛,然后马周先用以前的犁耕了几百米。有回来用贞观犁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悟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悟途并收藏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