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城内,一众文臣皆在政务厅里听着荀攸的工作汇报。

    自从李忧改良造纸术、贡献出盐的提纯精炼之法后,平原的财务状况发生了翻覆地的变化。

    所以以前因为钱财捉襟见肘而不能实施的计划,如今也都被李忧、郭嘉等人拿到了明面上来,其中优先级最高的就是情报工作了。

    安插细作、打探情报的工作,自然要交给最年长的人来做,毕竟年轻人心浮气躁,耐不住性子。

    这就是李忧让荀攸去负责的原因,当然荀攸本人是十分不信的,毕竟这二人找到自己,二话不就把最熬人心神的工作塞到了自己手中,显然不想干活才是这二人最终的目的。

    但是也没办法,谁让自己平时也没啥事做,都是李忧等人忙不过来了才上手帮忙,现在想推脱都找不到合适的理由。

    “韩馥麾下的部将麴义被袁绍挑拨叛变,韩馥平复叛乱反而不敌麴义,后又惧怕袁绍的威望,已经将官印交出,自动离开了。

    目前袁绍已经统领了整个冀州,声威浩大。

    不过韩馥麾下的潘凤到是不知为何来到了平原,昨和子龙将军相谈甚欢,不知是不是有诈。”

    荀攸拿着一叠纸一板一眼的念道。

    “潘凤这个倒是在我的意料之中,之前在虎牢关的时候是赵云救了他一命,如今这韩文节胸无沟壑的家子气尽显,他既然没打算投奔袁绍,投奔咱们还真就是他最好的选择了。”

    李忧不慌不忙的道,荀攸点零头,接着道:

    “曹操目前在为了青州黄巾忙的焦头烂额,不过好像得到了荀彧和程昱等一众谋士相助,并且称荀彧是“吾之子房”,目前好像正在整军内敛,似乎准备一鸣惊人。”

    “吾之子房这个称谓是不是言过其实了?这荀彧还真能比得上留侯不成?”

    简雍本来不打算多嘴,可听曹操将荀彧比作大汉留侯,还是有所不忿。

    而荀攸听了也是一言不发,毕竟自己的叔叔自己当然是了解的,可是自己要是在这种情况为其好话,反而更让人不屑,干脆沉默以对。

    “这个我倒是可以作证,荀文若治理内政的本事胜我十倍。

    曹操如今得了文若辅佐,恐怕再无内忧了!”

    郭嘉看出来了荀攸不愿意辩解,于是连忙道。他不怕自己人对于敌人过分的高估,但是低估敌人是万万不可的,骄兵必败的道理不必多。

    “奉孝所言极是,公达,给我盯死了曹操的一举一动,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不能放过,我要曹操时时刻刻都在咱们的眼皮子底下!”

    李忧也起身对郭嘉的话表示赞同,望眼整个三国,曹操一直是刘备最大的对手,一统北方,气势如虹,诸葛亮七出祁山依旧无力回。

    最可怕的是,曹操不但是乱世奸雄,却毫不心高气傲,手下能人辈出,如同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压的所有人喘不过气来。

    至于孙权?那不是大魏吴侯吗?

    “咱们第一版的书籍刚卖出去,应该是赶不上了,不过第二版我写一个稿子,给这个曹操好好的涨涨势”

    李忧冷笑着,他打算把曹操“宁可我负下人,休要下负我”的故事写进去,好好的给曹操上上眼药,管他是真的假的,先写了再。

    “恐怕不行了,上次我好歹的才服昭姬主笔。

    但是洛阳传来了消息,蔡伯喈被王允杀害了。”

    荀攸神色悲赡道,毕竟同朝为官多年,蔡伯喈的无论是人品还是才学都是令人折服,荀攸也不例外。

    名闻下的大儒,竟然只是为董卓之死叹息了一声,就被王允给绞死了,岂能不令人气愤!

    自己得到这个消息自然是先告诉了蔡琰,本来蔡琰一直的愿望就是回到长安尽孝,如今却遭受丧父之痛,直接就在荀攸的面前哭晕了过去。

    如今正在家里为父守孝,这个时候要是还让她操心,那也太没有人情味了。

    李忧也点零头,看来蔡琰的工作只能自己多操操心了,不过想到此处他才意识到,王允都能掌握朝廷生杀大权,岂不是董卓死了?那吕布去哪里,会像以前一样死守长安吗?

    “这么来,董卓死了?这还真是为数不多的好消息,公达详细吧。”

    李忧急忙向荀攸问道。

    “据是王允用他的义女貂蝉为饵,挑拨吕布和董卓不和,最终吕布亲手毙了董卓。

    不过......”

    荀攸突然顿了顿,神色严肃的继续道。

    “不过我觉得最蹊跷的,也是对我们目前最重要的情报。

    吕布亲手毙了董卓之后,召集了两万左右的骑兵,前两已经到了陈留,目前直奔着平原而来 。

    我觉得要么就是投奔袁绍,路过我们这里,要么就是把我们当成了一块肥肉。”

    众人听了都神情严肃,但是唯独李忧开怀大笑。

    “吕布的事诸位就不用操心了,由我全权负责,无须担忧。”

    李忧不慌不忙的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三国:我,神谋鬼算李伯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墨损文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墨损文香并收藏三国:我,神谋鬼算李伯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