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玄德公,对于诸侯来,何以为仁?”

    李忧开口问道,吃完饭之后,中气都足了不少。

    一旁的郭嘉想来也没想到李忧会问到这么一个问题,心里也对刘备的回答充满了期待。

    其实仁义仁义,仁和义通常是不分开的。

    但是李忧觉得无论后世的人们评价刘备是真君子还是伪君子,其实质疑的只有刘备的仁,刘备的义真的是古今第一人了。

    关二爷败走麦城,死于吴军吕蒙的手里。包括诸葛亮在内的所有麾下文臣都劝阻刘备,不忍则乱大谋。

    但是刘备依然发动了夷陵之战,最终大败亏输,打崩了蜀国的所有元气,被后世大多数的人所诟病。

    诚然,以当时的局势,就算是刘备打赢了,对于当时的魏国来也是一样的作壁上观的结果。

    但是不管他人怎么评价,起码关羽如果泉下有知一定会深深的感动的。

    假设你有一个为了你连皇帝都不当聊大哥,拿他的全身家当来给你报仇,这样的人对你来怎么会是不义的呢?

    所以李忧更关心的,则是刘备是不是真的称得上“仁”。

    这个问题显然超出了现在刘备的能力,毕竟他白手起家还在白手的阶段。

    对于这么宽宏的问题,他足足想了好一会才心翼翼的答道。

    “备以为,对下宽宏,对百姓仁慈。

    不骄奢淫逸,以德行作表率,多行善举便是我的仁了吧。

    不知先生以为这个答案可还满意?”

    李忧听到这个答案笑了笑,转过头看了看郭嘉,发现他倒是兴致勃勃的样子。

    按照李忧的设想,郭嘉不是应该追崇王霸之道的吗,毕竟其在演义中和曹操情同手足。

    想不到他对仁德治理也很赞同。

    “那敢问玄德公,若是有两位郡守。一位爱民如子,没事就巡视百姓,动不动还施个粥。

    但是麾下百姓饥寒交迫,易子而食。

    另一位骄奢淫逸,喜华服,爱美女。

    但是麾下百姓丰衣足食,年年有余粮。

    不知玄德公以为,这两位,谁称得上仁?”

    刘备一时语塞,因为他以前所认识到的仁义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他以为自己只要单纯的对兄弟好,对士兵好,对百姓好。

    自然而然就可以称得上仁义二字。

    但是这些自己引以为傲的品德,并不足以回答李忧的刁钻问题。

    李忧也理解刘备,但是在李忧的心中这是刘备不得不迈过的一道难关。

    刘备出身贫寒,用现代话来就是草根一个。

    他不像袁绍一样有显赫的家族值得手下去追随,也不像曹操一样熟读兵法,深谙谋略,让人心甘情愿的俯首称臣。

    他只能靠着自己的品德和仁义,让所有跟着他的人都深陷他的个人魅力。

    这没错,只是为君之道如果仅限于仁义,那么注定要十分坎坷。

    “玄德公,若是你能让治下富足,你就是董卓也能让百姓称之为仁。

    若是治下贫瘠,百姓流离失所,你就是孔子在世百姓也会离心离德。”

    李忧并没有让刘备难堪,而是自己回答了自己的问题,毕竟以现在的刘备而言,能回答到这种程度已经很好了。

    “谢先生赐教,备不胜感激。恳请先生留在我身边教我。”

    刘备十分惊喜,深深的对李忧鞠了一躬。

    李忧能自己回答自己的问题,就证明并没有因为刘备没有答上问题,而对加入刘备的阵营失去了兴致。

    “玄德公莫急,嘉也有一问。”

    郭嘉没等李忧回答,就连忙对刘备道。

    “先生但无妨。”

    刘备紧忙回答道,在他看来,李忧尚且有如此眼界,与他同行的郭嘉又能差到哪里去呢?

    “敢问玄德公以为,用人之道,是能者居之?还是德需配位?”郭嘉不急不缓的道。

    其实这话得已经很不委婉了,就差明着老子没身份,没背景,就一身本事。

    你能给我什么官当了。

    “乱世出英雄,自然是能者居之!”刘备十分确信的道。

    这个问题就像在问他自己,你没有门第,空有汉室宗亲的名头,你凭什么敢复兴汉室呢?

    “好!我没有问题了,玄德公有如此见识,我二人又有何道理不跟随玄德公呢?”郭嘉笑着道。

    “你他妈直接跳过我是吧?”

    李忧眯着眼睛,神色不善的冲着郭嘉问道。

    “别骂街啊。”

    郭嘉笑着打了个哈哈,把话题转移了过去。

    李忧虽然嘴上骂骂咧咧,但是心里却笑成了一朵花。

    这郭嘉比我还兴奋啊,这还没遇见曹操呢,就上赶着把自己卖了。

    这可怪不得我咯。

    其实郭嘉一直缺的都是一个机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三国:我,神谋鬼算李伯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墨损文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墨损文香并收藏三国:我,神谋鬼算李伯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