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你且过去相陪,晚间再随本相一道赴宴……”

    其实,李林甫到了这个年纪,年年上元节陪着圣人熬夜,早已吃不消了。

    但这是圣人从年少轻狂时就养成的习惯。大风小说

    在他君临天下不久,百官便纷纷参奏“伏望昼尽欢娱、暮尽休息,务斯兼夜,恐无益于圣朝”,希望圣人要玩就在白日里玩,夜里大家都陪不动了。

    当年尚且不改,如今更不可能改。

    哪怕都年过六旬,也得在子夜之际莅临兴庆宫开宴、丑正之时于花萼相辉楼燃夜,宴饮达旦、彻夜不眠……

    “阿郎,茶到了。”

    一碗补药被端了上来,泛着苦味。

    李林甫抬起眼皮,看着侍婢先行试了毒,心想着熬过这一夜便好。

    堂上,有官员轻声禀报道:“右相,播州消息,皇甫惟明已除。”

    “嗯。”

    李林甫饮着药,淡淡应了。

    去年的上元节韦坚、皇甫惟明案发,贬谪不够,不能让他们活过今年的上元节。

    ~~

    皎奴领着薛白离开大堂,到了西侧院,听得里面吵吵嚷嚷,她便停下脚步。

    “薛郎君请,奴婢不便进去。”

    难得行了个万福,她看着薛白进了西侧院,赶紧便往后院去。

    穿过重重院门,绕过花木小径,赶到一间典雅小院,进了闺阁,正见李十七娘坐在铜镜前由眠儿梳妆。

    眠儿正有些遗憾道:“哎,子时便要到兴庆宫赴宴,入夜以后可只能逛三个时辰。”

    “上元节可是三日不宵禁。”

    “那也是,且薛郎君也会去兴庆宫……”

    李腾空今日妆容变化不大,却花了些不易看出来的小心思。

    比如额头上贴了花钿,又比如,上衣特意穿得厚了些,使她有些单薄的身材稍微饱满一点点。

    “十七娘上元安康。”

    “你来了,那边有给你的礼匣,讨个彩头。”李腾空端坐在铜镜前,忍了忍,方才开口问道:“元月以来可有甚趣事?你坐着说。”

    皎奴平日对薛白态度很差,但为了自己的前程,早已准备说好话,比如他近来用功,是个文武双全的男儿。

    当然,这些却得一桩一桩说。

    “丰味楼开张时奴婢也去了,尝了几道炒菜,同样的食材,蒸与炒味道真的大不相同……”

    “真的吗?长安城每人都在议论,偏我没吃过。”

    “那有何打紧的。”眠儿嘴甜,立即道:“再风头无两,也是为了给相府下聘才开的产业呢。”

    李腾空脸皮薄,连忙止住她。

    “不许胡说。”

    ~~

    薛白本有话与李林甫私下说,在大堂上却不方便。

    他带着些许心事,面色丝毫不显,从容步入西侧院中,放眼看去,贵胄子弟上百人聚会的情形让人头皮发麻。

    在场多是右相府儿孙、女婿、侄甥,家业兴旺,想必李林甫见此儿孙满堂必是无比欣慰。

    “薛白。”

    李岫正端着酒杯与一个风采不凡的年轻人说笑,见了薛白,马上招了招手。

    “来,为你引见一番,这是我家十一娘的佳婿。”

    话到这里稍顿了一下,让被引见者决定是否自报家门,这是李岫的礼仪。

    “杨齐宣。”年轻人叉手行礼,矜持一笑,不肯多言。

    “我这妹婿可不凡,弘农杨氏之嫡氏,弘农郡公之近亲。”李岫笑道,“往后你们可多多亲近。”

    薛白妥当应付了,找了个机会向李岫低声道:“我有要事与十郎商讨。”

    李岫点点头,与薛白到了僻静处。

    他笑了笑,道:“今夜之后,杨齐宣会在杨慎矜之族人中为你声援。”

    “十郎太费心了。只是我听闻杨慎矜近来常往城郊长原陵,十郎可知为何?”

    “其人至孝,他亡父之墓域有些不妥,难免操心。”李岫道,“此事他与我说过,不会误了认亲之事。”

    “此事右相可知晓?”

    “父亲知晓。”李岫拍了拍薛白的背,“放心,喜丧大事乃常理,右相府还不至于连这点小事都摆不平……我还忙,随我去应酬。”

    薛白眯了眯眼,明白了李林甫的心思。

    再转回西侧院,也不知李家哪个不成器的子孙正在大喊大叫。

    “诸君且听我说,今日早些开了家宴。天一黑,我还得到灯会上寻漂亮小娘子去!”

    ~~

    傍晚。

    透过小楼的窗户往外望去,远处的长街上已架起了许多形状各异的花灯。已有许多小娘子穿着漂亮的束胸彩裙迫不及待地出门游玩。

    “今夜是上元节呐。”

    “废话。”

    “裴先生早不安排、晚不安排,选在今夜咋个回事?”

    说话的汉子有浓重的凉州口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满唐华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怪诞的表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怪诞的表哥并收藏满唐华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