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长思起来:汉朝之患,在宦官外戚、唐之患在藩镇、宋之患在奸佞……那,本朝之患呢?

    宦官么?前朝的王振、刘瑾,确实看起来权倾朝野,然而,王振死于乱军*、那刘瑾,更是圣天子轻飘飘一句话便束手就擒身受千刀万剐,哪里有半点只手遮天的样子?

    藩镇么?算了吧。那些军头都快被文官们折腾死了,正三品武将被六品通判啐满脸唾沫都不敢擦,这等事连宫里都时有所闻。

    奸佞么?谁是奸佞?那席俊宇肯定算一个!陕西三司的人呢?其他地方的官员呢?朝里的呢?是不是奸佞姑且不说,那帮文官们确实是太不像话了!

    怎么办?得有另一股力量去制衡他们——嗯,这股制衡的力量还要紧紧抓在自己手里!

    其实,圣天子此前心里已经隐隐有了答案,直到此刻,茅塞顿开,终于领悟出来一个自认为完美的解决之道,开口换道:“厂臣何在?”

    “老奴在。”门外侍立的李世忠应声道。

    朝会。

    议到张虎之患,左亦直又蹦出来指责闫民望追缴不力有负圣恩,没想到这日圣天子动了怒,第一个被当场拖下去。乔南星再出班替他辩解,没等说完,也被锦衣卫拿下。这下所有人都傻了眼,从没见过圣天子发了这么大的脾气。左佥都御史王清远仗着言官领袖的地位,硬着头皮搬出祖制想来个力挽狂澜,没想到圣天子把席俊宇的贪案、以及以前御史的保举奏章直接甩在王大人脸上……于是三位并排被按在午门外等着挨板子。

    廷杖并不罕见,以前也总是有,甚至有些人就是存心惹怒大皇帝自己找打——不过,大部分时候也就是走个流程:事先穿好特制的棉裤,朝服里面还垫上厚厚的垫子,锦衣卫们也不是真打,板子落到屁股上以前一头已砸到地上,听着热闹,挨了几十板跟没事人一样,能连蹦带跳地在大街上四处吵吵自己“直言敢谏”的英勇事迹。掌刑的几位功夫据说也练得出神入化,坊间盛传,同样是打,有三种效果:

    一、伤皮不伤骨。可以把表皮拍得血肉模糊,但骨头一点事没有,当天晚上就能行走如常——用草纸包上块豆腐,几板子下去草纸稀碎,豆腐完好如初。

    二、伤骨不伤皮。表面上看不出什么异常,但内里腿骨已经被打断,落下终身残疾还算轻的,过些天人死掉也没什么稀奇——软布包上青砖,软布如常,青砖已被打成齑粉。

    三、皮骨都不伤,走个形式。就是现在这般。

    还不知大祸临头的三位嘴里兀自喊着“臣无罪”,李世忠阴笑着走过来监刑,一开口几人便全傻了:“来呀,给咱家把几位大人的裤子扒了着实打!”

    血肉横飞。

    最惨的左亦直,李世忠当然要为干儿子出气,特意关照之下,老左两瓣屁股上的肉都被拍飞,直到看到白森森的腿骨,这才停了手。

    这个信号太明显了。当晚就有几拨人陆续敲开了马全大人的院门。

    *《明史》的说法是王振在土木堡之变时被瓦剌乱军所杀。《明史纪事本末》则说“护卫将军樊忠者,从帝旁以所持棰捶死振,曰:‘吾为天下诛此贼’。”而且,把土木堡之败的责任全推到王振头上——挑起瓦剌矛盾、怂恿英宗亲征、改道蔚县耽误退兵更是直接导致英宗被擒……这种说法广为流传,至今被绝大多数人信以为真。然而,是真的吗?

    呵呵,当然不是。

    看一个简单的事实。

    英宗被也先放回,南宫复辟之后,马上做了一件事:“英宗复辟,顾念振不置(没人管后事),赐振祭,招魂以葬,祀之智化寺,赐祠曰‘精忠’!”

    看到没,在复辟重登皇帝宝座的第一时间——天顺元年(重新登基要改国号),便下诏为王振正名、以香木为其塑像、建旌忠祠祭葬招魂!英宗是土木堡之变的亲历者,先是被也先俘虏、再被景泰帝关了七年随时担心受怕被害死、自己的儿子被废了太子也差点小命不保……如果真是被王振坑得那么惨,能这么做么?!

    再看几个记载:王振被抄家,金山银山,珍宝无数、刘瑾被抄家,金山银山,珍宝无数、魏忠贤被抄家,金山银山,珍宝无数……对吧?只一个小问题:这些金山银山,都到哪里去了?

    结论只有一个:文官们泼脏水瞎编的。

章节目录

狼烟晚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解衣唱大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解衣唱大风并收藏狼烟晚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