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两制以上的大臣以及六部的主管大臣,都只能由天子特旨除授。
无论是三省两府,还是吏部,都无权过问,也不可以过问!
太皇太后和向太后,对蔡确的回答,都还算满意,于是对视一眼,点点头,道:老身和皇太后,都不曾临朝,对于髃臣并不了解!
右相在朝十余年,为相数年,辅佐大行皇帝,更化国政,推行官制,可知诸位髃臣中,谁可堪军国之任?
蔡确再次持芴答道:臣惶恐,岂敢言此?
然,若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陛下,不以臣卑鄙,臣斗胆请荐一人
嗯?两宫眼中都露出疑惑。
蔡确持芴敬拜:臣斗胆,愚以为,先朝元老,大行皇帝肱骨之臣,持节建雄军节度使知河南府西太一宫使臣韩绛,可当大任!
臣万死,荐于皇帝陛下太皇太后及皇太后!
于是离开瓷墩,俯首在地。
这下子不止是两宫眼中,都露出精芒。
就连赵煦,也在心中大喊一声好!
这个蔡确,还真是厉害!
果然只有取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啊!难怪世人皆称右相蔡确乃是蔡大嘴!
还真是大嘴吃四方!
蔡确推荐的这个人选,就像子弹一样,打在了赵煦的心坎上。
也打在了两宫的心中。
原因?
在王珪已经注定去职,甚至可能讨不到好的现在。
在蔡确也肯定要出知地方的现在。
以资历,以人望,以对朝野上下的影响力,以在两宫面前的好感度,甚至是以新党和旧党的接受程度来看。
都没有比韩绛更合适的人选了。
太皇太后和向太后,沉吟了许久后,也被蔡确推荐的人选所心动了。
因为她们想了很久,确实没有想到比韩绛更适合接任宰相的人选。
司马光?
太皇太后倒是想,但司马光从未做过宰执,也从未进过三省两府。
所以,司马光至少要先做一任东府或者西府执政,才能拜相。
吕公著倒是勉强够资历,可问题是他远在扬州,拜相制书送过去都得差不多二十天,等他入京履职,又要二十几天。
太远了!不适合朝堂现在的需要!
而剩下有资历的人,年纪又太大了。
总不能叫文太师再次入朝吧?
他都快八十岁了!
而且文太师已经致仕了,再请他回朝主持大局,会让北虏西贼以为大宋无人!
严重影响国际观瞻!
张方平王拱辰等人也是同样的原因。
剩下的,非新党的,可供两宫选择的人里,就剩下了在河阳府的冯京以及在许州的韩维还有在家荣养的孙固。
冯京,两宫都不太想选。
原因是这个人旧年在京师的时候,名声不算太好,年轻的时候还帮人干过骗婚的勾当。
人品上,让两宫不大放心。
至于韩维?那是韩绛的弟弟。威望资序也远不如韩绛!
剩下的孙固,固然让两宫感觉不错。
可问题是孙固在威望上严重不足!
他要是拜了相,几乎不会有人服气!
况且孙固的身体,一直不好,强行推上去,万一死在任上,就要出洋相了。
韩绛唯一的问题,就在于年纪确实有点大。
可偏偏,无论是在赵煦眼里还是两宫眼中,这都是优点!
为什么?
一个过渡期的宰相,他要是很年轻,万一干的不错,占着萝卜坑怎么办?
注:蔡确的名字,反过来念是确蔡。
在当时福建的方言里,确蔡的发音是一道福建家常菜的名字:壳菜。
所谓壳菜,就是蛤蜊,蛤蜊大嘴一张,嘎巴嘎巴。
所以,蔡确被时人称为:蔡大嘴蔡蛤蜊。
嗯这个外号,是大宋名臣刘攽所赠。
刘攽曾协助司马光修资治通鉴,负责汉史部分。
这个家伙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给当政的宰执取外号或者调侃他们。
而且通常他送出去的外号,因为太形象,也太深入人心,会伴随那个人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