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2章 为大汉,分权又何妨?(1/2)
三省六部制,会损害丞相的权力。
刘芒直接将此言说出,其他人默不作声,诸葛亮则淡然一笑,丝毫没有当回事。
“陛下,不妨说说看,亮也打算听听,这三省六部制。”
刘芒点头,直言道:“皇帝与丞相,可谓相辅相成,丞相更是百官之首。”
“若都是我父与相父的关系,周公伊尹,萧何张良之流也就算了,就怕会出现狼子野心之辈。”
“王莽、霍光的前车之鉴,还历历在目,所以我不打算让丞相一家独大。”
庞统点了点头,陆逊若有所思,法正则轻抚浮尘。
三人的态度,可以看出庞统支持刘芒,陆逊和法正则还在考虑之中。
诸葛亮之后的第二任丞相,势必会在二人之中选出。
人非圣贤,为了自己的利益,二人自然考虑良多。
“在朕没有选择废丞相之前,这已经是最好的做法。”
刘芒看出了陆逊和法正的心思,笑道:“一家独大,不如百家争鸣,当然朕不打算玩党争那一套。”
“还是先说说三省六部的事情吧。”
“三省分为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
“中书省掌管机要、发布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
诸葛亮已经明白,三省将丞相的权力,分别划分为三块。
三权分立之下,达成了完美的制衡。
有了这三省的官员,丞相的权力被分,如果皇帝一个不高兴,甚至能让丞相直接化身吉祥物。
“至于六部,则分为吏、户、礼、兵、刑、工!”
“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
“户部,掌管户籍财经。”
“礼部,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兵部,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
“刑部,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
“工部,掌管营造工程事项。”
众人听闻刘芒的简述,已经明白,这是要将九卿的权力,进一步分给六部。
三公本来就成了虚职,九卿权力进一步剥夺,无疑是一次权利架构的调整。
“陛下,您有没有想过,三省六部制一经提出,定然会引起朝野震动?”
“肯定会有不少官员反对,其中不乏功勋宿将!”
法正眼中满是担忧,同时也为益州派的人着想。
诸葛亮、庞统二人身为荆州派,向来支持刘备父子,所以根本不屑多说什么。
至于陆逊,由于出身吴郡,东吴不少官员,主动投奔在其麾下,形成了东吴派。
“反对,并非证明,这件事是错的。”
陆逊率先开口,“九卿之职务,权力分割不明,很容易造成相互干涉。”
“陛下权分六部,让他们去具体实施,我倒觉得是件好事。”
陆逊更喜欢实干,而不是空谈,能文能武的他,有信心让江东士人表现自己。
“陛下,此举推行,定然会引发不少士人下野。”
“尤其是担任九卿之职的人。”
“亮担心,会引发朝野变动。”
诸葛亮谨慎提醒,毕竟曹魏和东吴投降大汉后,为了照顾对方的面子,很多九卿之职做出了调整。
甚至三公的职位,也给了这些投降的元老。
其中魏国的王朗、陈群、华歆;吴国的张昭、张纮、顾雍,全都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给他们封官,也是为了表明大汉的态度,绝不是要赶尽杀绝,而是要知人善用。
诸葛亮所提起的这些人,正是源头所在。
他们不仅是世家大族,而且具备足够的影响力。
刘芒登基三把火,万一惹恼了这些人,势必会引起反击。
“无妨,相父放心吧,一切尽在我预料之中!”
“好,那明日,亮便代替陛下提出此事。”
诸葛亮愿意主动开口,已经证明了他的支持。
“权力过于集中一人之手,势必会造成矛盾。”
“如若能为大汉着想,亮少一些权力又何妨?”
“三省六部分工明确,分权制衡,算是一步好棋!”
诸葛亮称赞道:“不过,这似乎跟陛下减压,没有太大的关系?”
见诸葛亮提起此事,刘芒咧嘴一笑:“相父,什么事都瞒不过你!”
“之前所说三省六部,不过是重新拟定权力分配,真正给皇帝减压的则是内阁!”
内阁?
众人大眼瞪小眼,今日的三省六部制,已经让他们小刀拉屁股——开了眼。
现在还有内阁制,刘芒究竟能带给他们多少惊喜?
“内阁么,很简单!”
“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芒直接将此言说出,其他人默不作声,诸葛亮则淡然一笑,丝毫没有当回事。
“陛下,不妨说说看,亮也打算听听,这三省六部制。”
刘芒点头,直言道:“皇帝与丞相,可谓相辅相成,丞相更是百官之首。”
“若都是我父与相父的关系,周公伊尹,萧何张良之流也就算了,就怕会出现狼子野心之辈。”
“王莽、霍光的前车之鉴,还历历在目,所以我不打算让丞相一家独大。”
庞统点了点头,陆逊若有所思,法正则轻抚浮尘。
三人的态度,可以看出庞统支持刘芒,陆逊和法正则还在考虑之中。
诸葛亮之后的第二任丞相,势必会在二人之中选出。
人非圣贤,为了自己的利益,二人自然考虑良多。
“在朕没有选择废丞相之前,这已经是最好的做法。”
刘芒看出了陆逊和法正的心思,笑道:“一家独大,不如百家争鸣,当然朕不打算玩党争那一套。”
“还是先说说三省六部的事情吧。”
“三省分为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
“中书省掌管机要、发布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
诸葛亮已经明白,三省将丞相的权力,分别划分为三块。
三权分立之下,达成了完美的制衡。
有了这三省的官员,丞相的权力被分,如果皇帝一个不高兴,甚至能让丞相直接化身吉祥物。
“至于六部,则分为吏、户、礼、兵、刑、工!”
“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
“户部,掌管户籍财经。”
“礼部,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兵部,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
“刑部,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
“工部,掌管营造工程事项。”
众人听闻刘芒的简述,已经明白,这是要将九卿的权力,进一步分给六部。
三公本来就成了虚职,九卿权力进一步剥夺,无疑是一次权利架构的调整。
“陛下,您有没有想过,三省六部制一经提出,定然会引起朝野震动?”
“肯定会有不少官员反对,其中不乏功勋宿将!”
法正眼中满是担忧,同时也为益州派的人着想。
诸葛亮、庞统二人身为荆州派,向来支持刘备父子,所以根本不屑多说什么。
至于陆逊,由于出身吴郡,东吴不少官员,主动投奔在其麾下,形成了东吴派。
“反对,并非证明,这件事是错的。”
陆逊率先开口,“九卿之职务,权力分割不明,很容易造成相互干涉。”
“陛下权分六部,让他们去具体实施,我倒觉得是件好事。”
陆逊更喜欢实干,而不是空谈,能文能武的他,有信心让江东士人表现自己。
“陛下,此举推行,定然会引发不少士人下野。”
“尤其是担任九卿之职的人。”
“亮担心,会引发朝野变动。”
诸葛亮谨慎提醒,毕竟曹魏和东吴投降大汉后,为了照顾对方的面子,很多九卿之职做出了调整。
甚至三公的职位,也给了这些投降的元老。
其中魏国的王朗、陈群、华歆;吴国的张昭、张纮、顾雍,全都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给他们封官,也是为了表明大汉的态度,绝不是要赶尽杀绝,而是要知人善用。
诸葛亮所提起的这些人,正是源头所在。
他们不仅是世家大族,而且具备足够的影响力。
刘芒登基三把火,万一惹恼了这些人,势必会引起反击。
“无妨,相父放心吧,一切尽在我预料之中!”
“好,那明日,亮便代替陛下提出此事。”
诸葛亮愿意主动开口,已经证明了他的支持。
“权力过于集中一人之手,势必会造成矛盾。”
“如若能为大汉着想,亮少一些权力又何妨?”
“三省六部分工明确,分权制衡,算是一步好棋!”
诸葛亮称赞道:“不过,这似乎跟陛下减压,没有太大的关系?”
见诸葛亮提起此事,刘芒咧嘴一笑:“相父,什么事都瞒不过你!”
“之前所说三省六部,不过是重新拟定权力分配,真正给皇帝减压的则是内阁!”
内阁?
众人大眼瞪小眼,今日的三省六部制,已经让他们小刀拉屁股——开了眼。
现在还有内阁制,刘芒究竟能带给他们多少惊喜?
“内阁么,很简单!”
“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