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则是由许多小型甲片连缀而成的桶袖,这是专门用来保护上臂的。

    这套铠甲的其它部分还包括,由小甲片编制而成的护腰,由宽大甲片和小甲片混合编缀的可拆卸的裙甲,还有护脚护膝护臂护手,以及配有钢铁面甲的红缨头盔,头盔下缘缀有厚实的护颈可以完全保护好脖颈。

    杨鹏让一名士兵试穿了这套铠甲,整个人,除了一对眼珠子之外基本上被包裹的严严实实了。仿佛一尊铁人,散发出刚硬铁血的气势,让人心悸。

    杨鹏非常满意,“好!比我想象的还要好!”杨振听了杨鹏的赞赏,不由的咧嘴笑了。杨鹏问道:“这样的铠甲现在有多少套?”“回禀上将军,由于未得上将军的命令,因此只试制了一百多套。”“对于这种新型铠甲,我非常满意。从今天开始停止老式重装铠甲的生产,全部生产这种新型铠甲。”“是。”

    众人从铠甲仓库出来,又进了旁边的兵器仓库。杨振拿起一柄巨大战刀来到杨鹏面前,“上将军,这便是唐朝的陌刀,不过属下又做了改进!”杨鹏接过这柄大刀看了看,惊叹不已,“这就是传说中的陌刀?!”杨鹏手下的重甲大刀兵,虽然有时也被好事者称为陌刀军,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他们使用的不过是经过改良的朴刀而已,与陌刀完全不是一回事。

    杨鹏手中的这柄陌刀,便是传说中所向无敌大唐陌刀军的武器。陌刀长**尺,入手沉重,三尖两刃,前宽后窄,寒光闪闪,散发出一股嗜血的气势。过去陈枭对传说中关于陌刀‘一刀下去,人马俱碎’的描写很有些怀疑,不过如今看到手中的实物,杨鹏不由的觉得陌刀真的有那种惊鬼泣神的可怕威力。

    “我们的重装步兵,以后就用这种武器!”杨鹏道。将陌刀交还给旁边的一名工人,工人将它放回了原处。杨鹏问道:“这种兵器应该非常昂贵吧?”杨鹏回答道:“造一柄陌刀差不多可以造五柄朴刀,不过与它所具有的威力相比,这显然是值得的!”

    杨鹏点了点头。众人离开了兵器仓库,来到工场的第二个区域,这里的规模和工匠的人数与第一个区域相比毫不逊色,这里是强弩和箭矢的场所。

    看完了二个区域,众人又来到工场的第三个区域,这里是制作重型武器的场所,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那一架架巨大的三弓床弩,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还有猛火油柜及一窝火蜂车。前者就是古代的喷火器,现代人可能无法想象,猛火油柜使用的竟然是经过了粗加工的石油,而不是一般人以为的桐油;而一窝火蜂车则是一种类似于火箭炮的武器,箭矢绑上火药桶,依靠火药的推动力飞出去杀伤敌人,射程非常远。千百只这样的箭矢一起呼啸而出,那场面真如同群蜂乱舞铺天盖地一般,因此叫做一窝火蜂车,这也是这个时代最具杀伤力的武器之一。

    杨鹏在军械场呆了一整天的时间,对各种装备的生产比例做了指示,天黑之后才回到留守府。占金国疾步来到杨鹏面前,抱拳道:“大哥。”杨鹏笑了笑,“金国啊,有事吗?”占金国道:“派去顺州的细作回来了。”“哦?”“现在可以肯定,我们当面的辽军只有十一二万人左右!”占金国兴奋地道。

    杨鹏流露出思忖之色,“我记得我离开上京时,辽军已经扩充到了二十几万,怎么这么长一段时间过去了,他们的兵力不增反降呢?”“小弟判断,有一半的辽军应该是赶去辽东京路增援去了。”杨鹏点了点头,“应该是如此。”“大哥,现在可是大好时机啊!我军不加上新兵就有二十二万,久经训练,粮草充足,装备精良,正是彻底击败辽军收复全部燕云十六州的大好时机啊!”占金国双眼放光,非常激动。

    杨鹏却面露思忖之色,没有说话。占金国终于察觉到大哥有些犹豫,不解地问道:“大哥似乎有所顾忌啊?”杨鹏望着北方的天空喃喃道:“还不知道辽东京之战的结果呢!”“这有什么关系吗?”

    杨鹏低着头思忖道:“如果西夏军获胜,我们便不能出手。这样的话只会帮了西夏人的忙。辽国一旦覆灭,西夏人的兵锋势必指向我们。以我们目前的实力恐怕很难抵挡得住西夏人的全力进攻!”

    占金国觉得杨鹏说的有道理,不禁点了点头,“那,我们该怎么办?”杨鹏思忖道:“我想我应该和那位辽国的萧太后殿下见一次面,好好谈一谈。”占金国摇头道:“恐怕不可能,他们把我们当成生死仇敌,怎么可能和我们谈?”

    杨鹏道:“试一试吧,那位辽国萧太后是个聪明人,应当不至于意气用事。占金国,你选一个懂得契丹文的可靠的军官,去见那位辽国的萧太后。我会写一封书信交给你,把这封书信带给她。”占金国抱拳应诺。

    杨鹏写好了书信,然后封装好交给了占金国。就在这时,一名卫士奔了进来,抱拳道:“启禀上将军,西夏使者求见。”

    陈枭和林冲都流露出惊讶的神情。

    三个西夏使者走了进来。陈枭看见他们,颇为意外,你道这三人是谁?。“上将军,我们又见面了。”李继迁道。杨鹏笑了笑,“没想到居然是三位。三位这是要回国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少年战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步枪子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步枪子弹并收藏少年战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