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郡城,南城区浮烟藏书楼里。



    赵晨坐在一张靠玻璃窗户的桌子旁,边喝着茶,边阅读着手中的《高祖英烈传》。



    自从回到玉门郡城,他每天上午晨练结束后都会来此坐到中午,借助书籍了解着这个世界的历史。



    而浮烟藏书楼以“浮烟”为名,是因为它乃那位李家在玉门的执事,玉门人杰榜第一位的“青莲剑”李浮烟所捐赠。



    且无论是规模还是藏书数量都远远超过朝廷设立的公共图书馆。



    只是想要来这里借阅图书,有着一定的“门槛”。



    而赵晨所在的赵家也算是李家的姻亲,倒是顺利地办下了“会员证”。



    经过之前对史书的研读,赵晨已经发现此界在后唐庄宗李存勖称帝前的历史,和他原本所在世界的情况大同小异,重大历史事件和文化、艺术也几乎一致……



    唯一不同的,则是这个世界的历史是“演义”风格,大将以一当百是相当正常之事,甚至“左慈戏曹操”、“南华授太平”、“诸葛禳七星”之类的异事也堂而皇之地被记录在史书内。



    后人的注解里还认真地猜测过这些大将、异人的修为。



    比如,诸葛亮就是一位真气境修士,所修习的法术禁忌颇多,所以才会在被魏延无意中破了禁忌后,立刻殒命。



    而关羽、张飞这类猛将,都是开了至少七窍的高手,内天地初成,精神力量强大,以气势就能震慑他人,万军丛中斩将如同探囊取物。



    但总的来说,直到唐庄宗同光二年前,这个世界都没有超出常规太多的力量,最高也只是真气、炼窍的程度,而且极为稀少。



    一切的转折来自于同光二年的“甲申天变”!



    在那之后,妖邪降世,太初讲道,这個世界的力量上限才被逐步拔高到了如今这个地步……



    “通玄”、“洞玄”、“升玄”都不是终点,甚至有人达到了“升玄”之上的道君之境!



    可惜从同光二年后,到大唐覆灭、上古终结,这期间不知几万年的时光里,竟然没有任何历史记载,只有师傅说过的那三段话:



    “同光二年,甲申天变,妖邪首现于人间,生灵涂炭。



    “太初道君昆仑传道,世间始见修行之法,庄宗兄弟修成神通,镇压妖邪,扫清寰宇,再续大唐。



    “上古末年,大唐安东都护府消失,妖邪占据浩瀚大海;昆仑九脉连带西域百国失踪,化作无尽荒漠,天下大乱。”



    而其余都是些传说故事,倒是不足为信……



    这段历史中到底隐藏着什么呢?而历史被遗失,会不会和“历史迷雾”有关?



    带着疑问,赵晨又将目光投向了手里的《高祖英烈传》。



    “大夏高祖姓明,讳臻,字叔至……其母彭氏夜梦星辰入怀,高祖乃降生……



    “当其时,上古大唐终结,华夏之地诸侯并起,相互攻伐已有数百年之久,致使妖邪遍地,民不聊生。



    “而海中大凶亦时常侵染内陆,幸得‘道仙门’、‘离尘剑宫’等道门圣地阻拦,方才勉强抵御……



    “高祖于黎阳起兵,历经一千五百三十八年,先后击灭陈汉、朱吴、张楚、赵宋、石燕等十余国,终于扫清寰宇,建立大夏。



    “之所以以‘夏’为名,则是因为华夏第一个王朝为‘夏’,而高祖雄心壮志,要以‘夏’为终,以收尾呼应,寓意着自此天下不会再变,大夏万万年不改……”



    看着手里这本通篇白话的“话本”,赵晨有种在看前世那种十元三本盗版书的错觉。



    虽然知道这类读物水平不会太高,但比预期的还要差了不少啊……



    赵晨微叹口气,却又不得不阅读下去,毕竟大夏没有本朝的官方史书……即便有,也没公开发行……除了各大门派和家族自行记录的史料外,也只有评书、话本上能了解一些大夏八千多年来发生的故事了。



    据说大夏高祖明臻已入“升玄”之境,到现在可能都还没死呢,又有谁敢在他活着时,就写他的史料?



    好在话本故事虽然多有夸大,但到底能折射出一些现实,读读也算增长见识……嘿,原主的精力都用在了琴棋书画上,但凡他多分点心思在正事,我也能节省很多功夫啊。



    就在赵晨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水,准备继续投入阅读时,眼角的余光忽然透过窗户,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从藏书楼前的街道上闪过。



    “咦?那是在码头上和柴家对峙的两位男子之一?



    “祁姑娘还说让我去找他们了解一下柴家的情报,没想到这就碰到了……”



    赵晨刚想到这里,就看到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诡仙:从旅行商人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名火速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名火速返并收藏诡仙:从旅行商人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