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众人抵达战场之前,姜维不算意外地发现:大军所到之处,没有任何百姓们的身影经过,就仿佛仿佛

    要不是梁绪见他情绪不对,立即解释是那晚尹赏将军忙不迭地劳碌,派人奔走四方,竭力把容易受到波及的天水郡百姓们,迁往安全的地方避难他倒要以为大家都叛变了,全都打算迁居魏国了。

    是他狭隘了,想差了!惭愧,惭愧。

    不过,就算没人跑来凑热闹,姜维也在远离一座大山的途中,忍不住地抬头,眺望了一眼那被雾气环绕的山顶,就仿佛他能看见道观,还能见到妻子柳文莺在向他道别好罢,根本看不到任何人影。

    他所能见到的,无非只是普普通通的山林而已。

    看来道观真的很安全,他倒是能够放心了,不过

    不过,他余光一瞥,瞥见魏延仍和梁绪梁虔这两个兄弟一路。无奈地,他只好找上魏延,告诉对方,不必非要同行,惹人注意——

    文长将军,可以的话,能不能请你带兵潜伏起来?姜维说。

    魏延听罢,奇道:作伏兵之用吗?

    不是。他说,只是方便趁机前往陈仓罢了。你总不想被敌兵绊住手脚罢?

    魏延懂了。

    魏延告别姜维,另带两千兵马,悄悄地藏匿。

    姜维的兵卒们,也从七千减少了两千,减成五千兵力。

    而这五千兵力里,新兵老兵各占一半,尽管新兵我经验可能不足,但由老兵带着,相信能很快地适应战场!再者,他教给兵卒们三三制的战术,也需要实战,才能令这群兵卒们快速地掌握!

    至于魏延所带的兵马,有五百人是蜀汉精兵——老实说,他真的很不舍!精兵很宝贵,如果失了一兵,简直会令他心头滴血!但没法子,陈仓城危在旦夕余下者,则分别由姜阎任赵这四姓家族出资出人。

    其中姜氏族人最多,约六百人;阎任赵这三家人数差不多,皆有三百余人。

    此虽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姜氏家族在四家当中的领头羊地位哪怕一场战斗下来,姜氏族人的牺牲会最多。

    但愿大家都能活下来罢!

    他叹了叹气,略感欣慰跟随魏延离开的兵卒们个个面容肃然,气势汹汹,一扫普通新兵蛋子刚入队会略带一丝迷茫好奇或不安的表情,看来是平日训练有素后来,他一边派斥堠兵打探魏军的情报,一边带五千兵力有条不紊地行路。

    无独有偶:他领兵在这头稳稳地前行,后从斥堠兵探听的嘴里,亦听到那头魏兵们也放慢了脚步——与他所想差不多,魏兵共计一万有余,其中有六千皆是骑兵不愧是魏国,果然财大气粗,竟给初入战场的魏将如此配置,也不怕魏将能否应付!

    眯了眯眼,他想:目前将会与他交手的魏军主将,乃是邓艾,副将则是戴陵戴陵也就罢了,算是魏军的老将,这邓艾又是甚么情况?

    假如他没记错,这邓艾不该是典农都尉啥的,算个文吏,且不提为何这人会莫名地跑来西线战场,光是提前从武弃文,也够让他好奇的了反正他不觉得对方按照当前的实力,会是他的对手!

    目光炯炯,他认定:他赢了!

    不过,就算有把握能赢,他也得小心。

    可惜对方多是骑兵,正面硬抗的确困难,但这不妨碍他施计,让对方只能以步兵为战——或许对方也摸清了他的想法,总之在他命令全军不必刻意地急行,且需保持体力的时候,对面也适时地放慢了行军的速度!

    只是对方行速略快,过了上邽县。

    于是乎,双方默契地迈入新阳县的范围内,一左一右各自驻营,对峙。

    扎营后的次日,姜维寻思这样僵持下去是不行的:哪怕魏军不行动了,他也必须速战速决——莫要忘记魏国大军正向陈仓城迈进!

    又或者,魏国大军已经过了陈仓?

    幸好截止当前,他并没听到甚么小道消息。

    总归还能补救。

    当然,魏国大军若是没来,那就更好了。

    但他却不这么认为。

    为了早点让魏延抵达陈仓城,姜维主动地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去邓艾那里。信里他抢先地占据道义,先是斥责尔等魏人阴险卑劣,无故兴兵来犯冀县,是不是想诬陷冀县;后又警告魏军最好识相,赶紧撤军,否则明日辰时,他就不客气了。

    言下之意:明日辰时——约战!

    有道是两军交战,不斩来使——送信的蜀汉兵安然地返回,还带回邓艾的回信。姜维拆信一看,看见信里亦是痛斥姜维这厮无耻,明明是蜀人,却非要潜入魏国天水郡冀县,是不是妄图谋划甚么,此事绝不姑息。

    邓艾还言明:倘若姜维再不带人乖乖地投降,就别怪魏军心狠。

    总结:战便战,明日辰时,魏军定会主动赴约!

    好么,两方皆都同意应战,那还有何话好说?——当即地,姜维召见梁绪和梁虔商议战事,三人商讨计策,制定方案,末了命人加强巡逻守备,等待天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三国:姜伯约狂飙蜀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小桥静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桥静水并收藏三国:姜伯约狂飙蜀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