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黎,阶沿上有耳朵,门上有嘴巴,窗上有眼睛,最危险的莫过于在大门口讲话。彼此临走说的最后几句,好比信上的附笔,所泄漏的秘密对听到的人跟说的人一样危险。

    ——巴尔扎克

    要想升到高处去,有两种实现方式,那就是必须作鹰,或者作爬行动物。当然,也有极少数人可以通过第三种方式攀登到最高处,例如亚瑟·黑斯廷斯爵士,这个海峡对岸的家伙表面看起来像一只鹰,但那只不过是因为他管自己爬行的姿势叫飞行。

    更令人感到稀奇的是,不论是维多利亚女王、帕麦斯顿子爵、罗素勋爵、格莱斯顿、迪斯雷利抑或是其他不列颠政坛的大人物们都对此毫无意见。而且,对于亚瑟·黑斯廷斯爵士的褒扬也不仅限于不列颠,甚至于在法兰西也是一样的。

    我们的皇帝陛下为了奖赏其开创性的爬行式飞行技巧,更是为了奖赏其早年间在巴黎写下的那几个复杂的令人看不懂的公式,决定替这位新任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驻法兰西帝国特命全权大使破例颁发象征着法兰西最高荣耀的荣誉军团大十字骑士勋位。

    而且如果不是阻力太大,他似乎还考虑让亚瑟·黑斯廷斯爵士当选为法兰西历史上第一位外籍学术院院士,授予他‘不朽者’的荣誉。呵!不得不说,这真是本世纪最大的一个未解之谜(对公众来说确实如此,但本人其实知道其中的一点内情)。

    ——《巴尔扎克文选》

    据可靠消息称,英国大使亚瑟·黑斯廷斯爵士在深思熟虑后,婉拒了皇帝陛下推选他为法兰西学术院院士的好意。

    亚瑟·黑斯廷斯爵士直言:“诚然,鄙人在科学界与文学界都做出过一些微不足道的贡献,但是,如果法兰西学术院一定要打破先例选出一位不列颠人当选为院士,那么狄更斯先生与法拉第先生都是比我更靠前的选择。而如果不考虑打破先例,那么在科学贡献方面理应当选的自然是约瑟夫·刘维尔与莱昂·傅科,在文学贡献方面则首推亚历山大·仲马与奥诺雷·巴尔扎克。”

    ——《费加罗报》1853年1月16日刊

    《法兰西学术院宣布新一届‘不朽者’增补名单,亚历山大·仲马、奥诺雷·巴尔扎克等人赫然在列》

    巴尔扎克: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我不知道自己能否配得上这份荣誉,但我依然得感激亚瑟·黑斯廷斯爵士能够以广博的胸怀,本着无私的精神,毫无保留的在众位院士选举委员会成员的面前大胆举荐。

    ——《费加罗报》1853年3月22日刊

    巴黎,小城堡旅馆里,亚瑟与维多克面对面的抽着闷烟。

    这是他们执行监视任务的第二天。

    虽然在昨天下午,维尼受人监视的真相就已经大白于天下了。

    但是两位神探碍于写不出一份体面且合理的案件调查报告,所以直到现在都迟迟没有结案。

    名扬天下的法兰西文坛领军人物,完美无瑕的伟大文学家,一个可以令巴黎各大剧院经理疯狂哄抢其作品的剧作家,被视作浪漫派文学领袖夏多布里昂接班人的维克多·雨果,居然拥有这样的独特癖好。

    虽然维尼与雨果的关系不错,但以亚瑟与维尼短暂的接触来看,这家伙即便想要替雨果保守秘密,可是以他的大嘴巴,要不了两天就会把这件事传的满城都知道。

    雨果的声名好坏,本来并不关亚瑟的事,但是作为土生土长巴黎人的维多克就不得不考虑到这些了。

    自从维多克在去年6月6日爆发的共和党人起义中大发神威后,维多克很快就遭到了《立宪报》与《共和报》的双重火力打击。这使得这位一度被巴黎人视若神明的神探,一下子就从罪恶克星沦为了下水道里的阴沟耗子。

    如果维尼再顺口说出雨果的怪癖是由维多克调查出来的,那么那些雨果的崇拜者们多半不会认为偶像身上出了什么问题,反倒会将矛头对准社会声誉极差的调查者维多克。

    市民们肯定会认为,这是维多克捏造出来攻击雨果的阴谋。

    毕竟,巴黎警方在这方面可是有过前科的。

    虽然维多克已经被退休了,但谁知道他私底下有没有继续替警方干活呢?

    虽然这种没来由的恶毒猜测完全经不起推敲,但是以维多克对巴黎人的了解,事情是肯定会导向这個结果的。

    更糟糕的是,维多克不希望站在雨果支持者的对立面,毕竟这位大作家的崇拜者里可有不少富有的绅士、淑女,而这些人也正是布雷奥克侦探事务所想要发展的顾客。

    但是,如果为雨果保守他的这些小隐私,那维多克又该怎么去和维尼解释呢?

    其实根本没有人跟踪你,您觉得有人监视您,这完全是多心了?

    出于侦探的职业素养和收钱办事的职业道德,维多克觉得自己也不能那么做。

    况且,如果只有他一个人就算了,可是他身边还有个英国同行呢。

    要是这么和稀泥,岂不是让苏格兰场把保安部给看扁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不列颠之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趋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趋时并收藏大不列颠之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