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来到大雁塔礼佛,排解心中的苦闷。拜了如来佛祖之后,他对知客僧说要求见方丈。知客僧见他气度不凡,谈吐优雅,料他定非常人,于是引他去见方丈普慧禅师。进入方丈禅房,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神采奕奕的高僧,正在蒲团上打坐。知客僧只得带他出去,说方丈正在打坐,不得打扰,请他耐心等候。

    李丹丝毫不以为怪,在大雁塔下散步。散了一会儿步,他觉得心中无聊,于是练起了李家独创的内家拳。练了三遍八八六十四式之后,意犹未尽,又抽出玉龙宝剑练起了剑法。这回可不是按套路练他独创的玉龙剑法九九八十一式,而是随心所欲,信手拈来。舞到高潮处,只见天昏地暗,飞沙走石,飞鸟悲鸣,他以一着潜龙在渊封剑,然后闭目养神一刻钟。

    他睁开眼时已是鸟语花香,清风吹拂。正当他神清气爽,心满意足之际,忽听得身旁不远处一位高僧的佛号:

    阿弥陀佛,壮哉壮哉,施主好剑法,老衲这厢有礼了。

    李丹一看这位,正是方丈房中打坐的高僧,于是万分欣喜的施礼道:

    阿弥陀佛,你就是普慧禅师吧,久仰久仰。早就想来拜访你,聆听你的教诲,只因俗事挂碍又怕鄙俗之人无颜拜见高僧,所以耽搁至今。大师,我今日特来拜访您,是否可以给我半个时辰,指点一二,我愿捐白银五百两礼佛,以表谢意。

    善哉善哉,多谢施主,不知施主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求问何事?

    我姓李名丹,从李靖将军府中来,目前不知去往何方,所以来请大师指点迷津。

    施主,我问你从哪儿来,其实你大可不必报上姓名,我再问一遍,你从哪儿来到哪儿去?

    李丹沉吟片刻才说:不妨说我从东方来,欲往西方礼佛。

    没错,这样说有道理,但也不必说礼佛。酒肉穿肠过,佛祖心头坐,人人皆有慧根,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

    大师说笑了,我生性愚钝,毫无慧根,岂可成佛?这也正是我在尘世中烦恼缠身,惶恐不安,烦躁抑郁的根本原因。

    施主你不怨天尤人,能从自身寻找烦恼的根源,这是对的。那也不可过于执着于自我,需跳脱出去,从世外法眼来看自我和尘世的烦恼。您可知道人世间为何有这么多烦恼?烦恼的根源又是什么?

    人人皆有所欲,有所喜有所悲,欲望是悲喜的来源,也是烦恼的来源。

    李丹从未礼佛,如今信手拈来,倒也顺理成章,颇有禅意。

    嗯,无欲则刚,无悲无喜,但成佛之前,人皆有欲,重要的是简化欲望,追求人生最需要的东西,你想想你最想要的是什么?

    我最想要的是侠义与公道,仗剑行侠,除暴安良,快意恩仇。

    那就去做呀,谁不许你行侠仗义了?

    秦王李世民和我哥哥李靖。不瞒你说,秦王是不可能屈居一隅的,他迟早要继承帝业,所以像我这等有点本领又通晓兵法的人就有用武之地了。我并不是不想为他效力,但他想要的很多。他不是要我为他效力一次两次三次,甚至要我终身为他卖命。而他也认为这是天经地义,他给我的回报和赏赐是官职和金银美女,可我最不想要的正是官职和美女。

    李丹深知,与高僧参禅礼佛,要的是真诚爽朗,能不能参悟禅意还是次要的。

    所谓英雄气短儿女情长,难道你不想要一个相伴终身的情侣?做独行侠固然好,夫妻二人联袂而飞,仗剑行侠,共闯天涯,岂不是更美?

    对呀,我已有可相伴终生的伴侣,但秦王不这么想,此前他赐给我二位侍女,这二人尤其难以对付,我夫人很是痛恨,但也无可奈何。她已抛下我,去青城山闭关修炼去了。

    善哉善哉,看来你二人确是生死冤家,如此甚好。你也明白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从今以后不要被别的女人所诱惑,一心一意对待自己的妻子就可以了,她何时出关与你团聚?

    一年以后。大师,那我现在该怎么办?待在长安恐怕不行,长安是富贵乡,所谓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没有夫人在我身边,我恐怕难以抵制诱惑。一出家门不到十里就是烟花巷陌,我总不能待在家里不出门吧。

    直面内心的恐惧,经历几番风流债,百炼钢成绕指柔,李丹现在最害怕的,就是永远失去韩冲儿。而他也深知自己命犯桃花,如果不严于律己,坚如磐石,难免又一次欠下孽债。

    这倒也是,那你不待在长安又待如何?难道要离开长安一个人闯荡江湖,仗剑行侠吗?

    正有此意,但是人间有万般烦恼,我和她之间或许还有解不开的结,所以万般无奈之下,我又想,遁入空门悟道成佛,或许才是最佳选择。不知大师有何高见?

    普慧禅师笑道:施主虽然气度不凡,眉宇间英气勃勃,眼睛炯炯有神,但是脸上尚有一丝阴郁在驻留,挥之不去,要想成为佛门弟子,得看你自己的造化。但你情缘未了,孽债缠身,眼下不宜出家,不如顺从本意,闯荡江湖吧。待日后了却尘缘,如想遁入空门,那时再来找我吧。

    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神偷太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楚云晓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楚云晓阁并收藏神偷太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