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朝的假期,在历朝历代里面都是最少的。老爷子规定,全年只放三天:春节、冬至和他生日那天。

    什么?你说“旬假”?别问,问就是没有!

    而且老爷子对“考勤”的要求也是极为严格,每天上班“点卯”,下班“画酉”,早7晚7,工作12个小时。迟到、早退都要全部纳入官员年度考核,和你的升迁画了等号!

    所以到了初二,也就是这些大臣们上班的时间了。

    老爷子身着一身麻衣高坐在龙椅上,望着下面排列好的文武大臣开口说道

    “咱昨天于太庙祭祀时,心里非常的伤感!”

    “那时连年征战,各地战火连天,百姓民不聊生!多少人的孩子为了将蒙元赶出去,牺牲在了战场上!”

    说着,朱元璋长叹一口气,从龙椅上站起来。双手背在身后,仿佛在回忆一般

    “讨蒙古,战陈友谅,与张士诚对决!咱的军士一个个悍不畏死!他们都是好样的!都是咱大明的功臣!”

    “如今,咱大明立国十余年了,可那些人的名字还有谁能记得?”

    下面的武将低下了头,在他们的眼中,一将功成万骨枯!马革裹尸,死于战场本就是他们的归宿。只是如今老爷子说起来,他们也都被一股悲伤所感染,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

    至于文臣?李善长,胡惟庸,汪广洋这些经历过战争的大臣,同样心有戚戚。对他们而言,战争是最可怕的东西!因为战争一起,他们空有一肚子学问,却抵不过一把钢刀,一根长矛!

    看到他们的表情,朱元璋继续沉声说道

    “咱不能让那些功臣的姓名埋葬在历史的长河中!咱要让所有人记得他们的功绩!记得他们的名字!咱要让所有人明白一个道理!对国有功的人!哪怕是一个士兵!咱都要让他的名字与国同休!”

    “太子!你来说说!咱应该怎么做!”

    这也是昨天他与朱标商议的结果,毕竟如果他直接提出来,效果虽然一样,可远不如让朱标来说。朱标现在和这些文臣的关系走的很近,尤其是立吕氏为太子妃以后。这些大臣看待朱标,就和看到自己人一样。尤其朱标还是受过宋濂等大儒的教导,对于读书人来说,亲近文人的君主,都是好君主!说句难听的,等朱元璋死了以后朱标上位,那他们文人肯定稳稳的压住那些滚刀肉一般的臭丘八!到时重现宋时风气,他们在朝堂上一言可定天下!是何等的快哉!?

    朱标身着一身明黄色龙袍站在御阶上,听到老爷子问起,忙躬身行礼

    “儿臣认为,既然父皇有此心,大可建立英烈伺,用来供奉那些牺牲的将士。”

    “英烈伺?”朱元璋轻点龙椅,眼中思索片刻“你继续说下去!”

    “是,父皇!”朱标望着下方的大臣继续侃侃而谈“英烈伺顾名思义,就是用来祭奠那些忠于我大明而英勇牺牲了的将士!让他们不至于于被人遗忘!可只有一间英烈伺也是不够的!”

    “我们应该为那些牺牲掉的将士立碑,让人书写他们的姓名!在哪场战役,发生了什么!牺牲的将士中又有谁做了哪些功绩!他们都是英雄!是我大明的英雄!所以儿臣称之为,英雄纪念碑!还请父皇明鉴。”

    话说道现在,这些大臣们哪里还不明白,这都是陛下和太子商议好的?不过不得不说,这主意是非常好,如果能够做成,对于国家治理,将有着非同寻常的好处!

    胡惟庸站在左手第一的位置,低着头,静静地沉思。事儿是好事儿,可却不知是何人所提出来的,在今天之前他一点风声都没有收到。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件事儿不是他这一系的人所提的,那只能是那些武将?亦或者?不着痕迹的看了一眼身后一点的右丞相李善长,心中有些复杂。

    对于老师李善长,自从他身居高位以后,便不再信任了!这权力越大,能信任的人就越少!尤其还是对这位有大功于国的老师!两人更是越走越远,离心离德了!为了自己的地位稳固,胡惟庸逐渐的疏远了他,很多政事更是直接乾刚独断,一言而定,不再与他有任何的沟通了。当然,为了安抚这位老人的心绪,他于年前将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的长子李佑招成了侄女婿。有这层关系束缚,让李存义对他是言听计从,毕竟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关系自然是亲近无比。

章节目录

大明风华:我爷爷是朱元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行于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行于野并收藏大明风华:我爷爷是朱元璋最新章节